说文化 话品牌(十三)
“中国·新乐伏羲文化旅游节暨公祭人文始祖伏羲大典”以“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打造城市名片,增添智力支持、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融伏羲文化研讨与开发、文化旅游、商贸洽谈于一体,逐渐成长为我市一张闻名海内外的文化名片。
为继承好、发扬好伏羲文化,新乐市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紧紧围绕“根脉文化”做文章,不仅重新沿袭了有千年历史的公祭伏羲大典,而且已成功举办了五届“伏羲文化旅游节”,积极抢占了国内伏羲文化研究开发的制高点。
以节扬名,提高城市知名度
新乐史称“羲皇圣里”,城北伏羲台为商周时期古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伏羲台古遗址周边出土的商周、战国、汉代文物考证,新石器时代即有先民在此生息。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在这里“观天象、画八卦,尝百草、种五谷,定姓氏、制嫁娶,养牲畜、兴庖厨”,创立了泽被后世的丰功伟绩。
新乐市按照省、市要求,把文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先后投资1500多万元对伏羲台进行了修缮,并从2000年开始举办伏羲文化旅游节,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弘扬伏羲文化、提升石家庄市以及新乐市的形象和美誉度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2012年第五届伏羲文化旅游节上,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台湾等6个国家与地区的嘉宾和国内13个省市的代表团前来参加公祭,伏羲文化旅游节影响力彰显。
以节交友,世界华人来寻根
随着伏羲文化旅游节影响的扩大,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华人对伏羲和伏羲文化有了更深了解,大批的海外华人到此拜祭伏羲,寻根祭祖。
在第五届伏羲文化节上,从新加坡赶来参加公祭大典的董金华说,数千年前,伏羲在脚下的土地上组建了华夏民族第一个家庭,作为侨居海外的中华儿女永远不能忘记是伏羲后人。希望通过公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让同根同祖的海外华人携手共赢。
来自宝岛台湾的张贵豪目前就读于天津一所高校,祭祖之后他激动地表示,“终于找到了根”。旅居海外多年的祖福兰已88岁高龄,他和同龄的妻子带着孩子们一行8人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不管走多远,华夏儿女的根永远在这里”。
以节招商,文化产业成果丰
依托伏羲台遗址和“伏羲文化旅游节”,新乐市明确提出打造“文化胜地”的目标,将文化产业确定为该市“十二五”期间扶持产业之一,推出了《伏羲城文化选编》、《伏羲台的传说》等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投资2000万元启动了金水河等景观恢复、伏羲塑像建设、门前广场扩建、伏羲文化博物馆建设等“十项工程”。
据了解,在今年的深圳文博会上,新乐市就伏羲文化园建设项目与河北旭隆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投资32亿元的建设协议,将建成以伏羲台为核心,包括祭坛、伏羲台(人祖庙)、中华四季钟、沙疗区、狩猎场等13个景点的伏羲文化园,力争用五至十年时间,将其打造成“世界华人祭祖中心、伏羲文化研究中心、文化旅游观光胜地”。
此外,该市鼓励企业以“伏羲”命名商业产品,目前全市以伏羲文化为背景命名的工商业户45家,与伏羲相关的地方工艺品达到3大类40余个品种。
伏羲文化旅游节暨经贸洽谈会的举办,进一步开辟了伏羲文化研究、开发了新天地,迈出了合作、交流的新步伐,有效拓展了新乐的发展空间。新乐市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叫响“羲皇圣里”文化品牌,打造“同根同祖,共创共赢”的城市名片。■本报记者 王 欣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