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里铺开医疗服务网

石家庄新闻网 时间: 2012-07-17 17:45:26 来源:

民生工程亮点探访2

    人口覆盖率达到98%,居民步行一刻钟到达

片儿医为槐底社区的老人上门义诊。 本报记者 张 震 摄

    今年五月,裕华区片儿医负责制团队启动仪式上,片儿医们统一配备了自行车和随访包。  本报记者 张 震 摄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了就近医疗,老年人看病更加方便。本报记者张晓峰 摄

传统中医进社区,居民就医有了更多选择。 本报记者张晓峰 摄

  患者足不出户,社区片儿医主动上门问诊;“简便廉验”的传统中医药服务,即将在全市40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铺开……今年,我市继续推进“医疗惠民工程”,城市基层医疗服务网络得到进一步完善,新医改的惠民政策,正在变成居民身边触手可及的优质诊疗服务。

  片儿医上门来 贴身更贴心

  “片儿医天天给我量血压,还把每次的测量结果都记录在病历本上,查起来特别方便……”家住槐北路化建宿舍的李嘉熙大爷边说边给记者翻看他的病历本,本上清晰记录着李大爷每天的血压测量结果。

  李嘉熙大爷今年88岁,患有脑梗等多种疾病,老伴儿也得了脑萎缩,常年卧床,生活无法自理。老两口的儿子在外地上班,无法照料老人的起居。“我患脑梗,能恢复得这么好,多亏社区的片儿医了!他们每天都要到我家,给我和老伴儿进行日常检查,还教给我们很多日常护理常识,指导我们用药。现在,片儿医就像我们自家人,无论是家庭状况还是病情,他们都了如指掌。像我们这样的老年人,可以说一天也离不开片儿医。”

  与李嘉熙一样,同样感受到片儿医方便的还有他的弟弟李加涛。80岁的李加涛与哥哥李嘉熙住在同一个小区,他的身体还算硬朗,可老伴儿的身体状况却不如人意。除了左脚因病截肢,还有糖尿病、心脏病等病症。“幸亏有片儿医经常来家里给老伴儿看病,不然要是天天跑医院,我们可真受不了!”李加涛老人说。

  经常上门给老人诊病的王二芳医生告诉记者,每天10时前,他们会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给患者做治疗;一过10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只留下值班医生,其他人都会到一些需要特殊关照的居民家中走访。“我们每个团队都由3人组成,其中有一名全科医生,一名全科护士,还有一名预防保健医师。走访对象主要是年老体弱或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每天,我们都会上门去给他们检查身体,并进行健康预防和用药指导。”

  像王二芳他们这样的片儿医团队在裕华区已经建立了78支,覆盖全区75个居委会约11万个家庭,每1400个家庭就拥有一支片儿医负责制团队。

  今年5月15日,裕华区在我市率先启动了片儿医负责制团队工作,社区片儿医为居民提供系列服务。主要内容包括:每年一次健康体检;免费建立健康档案;24小时免费接受电话咨询,进行健康、营养、保健咨询和指导;帮助联系转诊医院,电话预约门诊和专家;上门初步诊断疾病,为慢性病、老年病人送药、送化验单上门;开展慢性病的健康预防和用药指导。“我们将继续规范片儿医服务,增加团队数量,争取到今年年底,全区每1200个家庭就拥有一支片儿医团队。”裕华区卫生局副局长韩凤啸告诉记者。

  据了解,今年,我市将在20个以上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片儿医服务的试点,为社区居民家庭提供全方位的医疗保健服务。

  国医到身边 保健又调理

  走进谈固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楼,一块木质横匾映入眼帘,匾上镌刻着三个漆金大字“国医堂”。进入“国医堂”,只见装修是中式风格,窗棂隔扇采用镂空万字花纹,使人感觉古朴典雅、清新大方。墙上悬挂有从先秦扁鹊到清代叶天士等我国历代名医的画像和简介。走廊的一面是中药房,另一面是中医诊室,木质门牌上标出中医内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等科室。

  6月8日上午,在谈固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诊室内,10多位等着看病的人排起了长队。“中医讲究的是预防,很多人有空的时候,就过来让中医给把把脉,让他们给指导指导。有病治病,没病调理调理,还能增强体质呢!”一位来找中医给孙子调理身体的阿姨说。

  “我家就住在附近,每天下楼遛弯时,我都过来与这里的医生聊聊,给他们说说我的身体情况,让他们给我把把脉。我们老年人,身体多多少少都有点问题。用中药调理一下,我心里踏实。”今年78岁的王大妈说道。

  谈固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负责人李桂琴说,国医堂内集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健康宣传为一体,利用中药、针灸、推拿、拔罐、中药熏蒸等有效、经济的中医适宜技术,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优惠的中医药服务。他们社区现有4位中医大夫,每天约有60人次就诊。中药房备有400多味中药材,可以满足社区居民日常中医诊疗的需求。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国医堂是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现在,像谈固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样的国医堂在全市已经建成25个。今年,我市市区40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将建成国医堂,全面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社区居民可就近享受到中医药服务。目前,市卫生局和市财政局正在联合制定关于国医堂建设评估的系列文件,通过规范国医堂的建设标准、服务内容、人才建设,提高综合服务能力,更好地满足广大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来我们这里看病的多是老年人,很多人行动不方便,像取方子、拿药等小事我们就帮他们办了。时间一长,很多老人与我们都熟悉了,有的干脆直接把医保卡交给我们保管,方便每次看病拿药。”谈固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师侯瑞平说,他们与社区的很多居民都成了熟人。随着熟悉和了解程度的加深,很多居民不光有病的时候过来,平时家里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儿,也到这里和大夫们聊聊,让他们帮着宽宽心。

  首诊在社区 周到又便捷

  6月6日8时30分许,刚走到东苑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口,记者就看到很多患者一大早就来这里看病了。这个卫生服务中心的面积虽然不大,但环境整洁,墙壁上悬挂着各科室的分布图、医院便民措施、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的职责和各种健康知识挂图,整体就医环境让人感觉舒适而温馨。

  在社区服务中心的办公室,记者注意到桌上的一面锦旗,上面写着:“医术精湛 医德高尚”。

  原来,这面锦旗是一名患儿的家长刚刚送来的。患儿才6个月大,几天前,因发烧、感冒,家长带着孩子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社区医生经过听诊,发现孩子可能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并建议他们马上带孩子到大医院进行确诊。“经过大医院进一步检查,孩子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现在正在接受进一步治疗。”该中心的负责人李春林说。社区的作用是治疗常见病,对于危急重症和传染病,社区医生的作用更像一棵“消息树”,及早发现,及早转诊,为大医院的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小社区看出了大病,说明了社区医生的水平,这一点也获得了很多患者的认可,这面锦旗就是很好的肯定。”李春林不无骄傲地说。

  几经辗转,记者与患儿的家长王先生取得了联系,他告诉记者,他和妻子是从老家平山来石家庄打工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费比较低,服务也很周到,平时,他们有个头疼脑热的,都会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社区不仅收费低,医护人员的态度还好。我感觉和社区医生之间没有陌生感,医患之间就像一家人一样。”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不需要挂号费,门诊和观察室也都没有床位费。”李春林说。“我就爱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这里的环境好,医生们技术好、态度也好,扎针输液一点都不疼,收费也不高。像我们老年人,大部分都有高血压、心脏病什么的,服务中心离家近,几分钟就到,比去大医院方便多了。”说起社区卫生服务的好处,正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输液的张大妈深有感触。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城市基层卫生阵地,除了承担基本医疗任务外,还负责对社区居民开展健康知识讲座,为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重症精神病人等特殊人群提供免费检查、随访和用药指导等公共卫生服务。目前,我市已建有各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10家,其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6所,服务站164家,人口覆盖率达到98%,基本实现了居民步行10至15分钟即可到达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由于服务周到、收费低廉,近年来,我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量持续增加,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了首诊在社区、康复回社区。据了解,年内全市将新增60所政府办(含签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现每个街道办事处设置1个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高政府办比例。“我们还将继续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比例,完善功能,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加全面、更加便捷的卫生保健服务。”市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主任赵立峰这样表示。本报记者 祁鹏娜 王丽强/文

编辑:

相关文章
已有0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石家庄日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法律顾问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