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客站广场将实现出站“零换乘”

石家庄新闻网 时间: 2012-08-30 09:38:57 来源: 石家庄新闻网

东西广场如两滴水,新客站如长虹卧波,周围将建顺时针单向环路

 

■石家庄新客站广场总体效果图

新客站东西两个广场有什么特色?将建成什么样?如何让乘客更便捷地进出新客站?周围交通如何组织?随着新客站西广场的全面开工,新客站广场也逐渐揭开神秘的面纱。昨日,相关部门对新客站广场进行了大揭秘,向我们全景展现了新客站广场的魅力。

新客站广场建成什么样?

新客站广场建成后是什么样子的?市城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客站东西广场外轮廓均为水滴状半椭圆形,但景观设计各有特色,其中,东广场景观特色为“行云流水”,面向主城区,代表现代和时尚,象征了创新求变的时代气息和多元包容的城市精神。

西广场为:“水润石门”,面向老城区,代表历史、淳朴,是历史文脉的延续,为彰显其石门文化,西广场的设计方正而浑厚,象征了端庄大气的石门古韵和源远流长的历史脉络。

东西广场景观在水元素的统一中又赋予各自地域特色,乘客可以方便认知。景观设计整体烘托铁路站房,赵州桥元素组成的新客站延续历史长河的印记,新客站如长虹卧波,衔接东西(广场),跨越未来。

同时新客站地面广场的中轴两侧各120米区域为站前交通集散广场,外侧为景观及交通储备用地。这里设有公交车下客点、公交蓄车区和旅游巴士停车场、自行车地面停车场及车辆的出入口。

东西广场地下部分如何布局?

市城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东西广场的布局都分为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下部分主要作为停车场使用,地铁、公交、出租、社会车辆等各类接客车辆都安置于地下。

新客站东西广场地下空间总建筑面积约15.5万平方米,公交总停靠点54个,社会车辆总停车位730个,出租车总蓄车位320个。西广场下方建有地下两层地下空间利用工程,地下一层为公交枢纽站、社会车辆停车库、自行车停车库及配套商业。

地下二层为新客站出站通道、出租车蓄车场(车位150个)、社会车辆停车场(车位490个)及配套商业。东西长142米,南北长376米,总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车库建筑面积50886平方米。并设有一个下沉广场,建筑面积3730平方米,商业建筑面积24680平方米。

东广场下方建有地下两层地下空间利用工程,地下一层为公交枢纽站、社会车辆停车库、自行车停车库及配套商业。地下二层为新客站出站通道、地铁站厅、出租车蓄车场(车位170个)、社会车辆停车场(车位240个)及配套商业。东西长146米,南北长312米,总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

东西广场如何实现“零换乘”?

新客站东西广场一个最大的特色是可实现立体交通“零换乘”,方便乘客需求。那么它是如何实现“零换乘”的?据市城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东西广场均设置公交、出租车和社会车辆停车场,利用铁路出站在负11.2米标高的特点,设置地下两层空间与铁路出站乘客进行便捷换乘。

其中,地下一层为公交枢纽站、社会车辆停车库、自行车停车库及配套商业;地下二层为新客站出站通道、地铁站厅、出租车蓄车场、社会车辆停车场及配套商业。

公交采用地面下客、地下上客的方式,利用路边进行蓄车,在东广场地下一层北端设置公交总站,设置30条公交线路,站台为渠式候车岛布局,方便上下车;西广场,在地下一层南端设置公交枢纽站点,共有24条线路从此通过。鉴于铁道部先期开通普铁线路,可将该站点设为始发站使用。

出租车蓄车场设在东、西广场地下二层的南端,采用分区放行集中上客的管理方式,提供320个蓄车位、8个集中上客点。社会车辆停车库共提供650个停车位,分别设在东广场地下二层的北端,西广场地下一层和地下二层的北端。非机动车的停放点在东广场北侧的高架下方,西广场西北侧的北侧半地下层。

为方便步行的人们,最大限度实现人行与车行的分隔,如公交上客区为渠式公交候车岛,行人可乘坐楼扶梯进入,避免了人车的交叉;并集中设置在地下二层上下客车道边,满足乘客就近上车需求。同时社会车辆停车库,有专门的上客行李通道。同时,地下一层、二层为8.4米柱网布局,可以满足公交车辆通行需求。

进出新客站有哪些通道

市城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实现新客站内部高效运转和对外有效衔接,新客站广场坚持“单向组织高效集约”原则,实现交通的优化整合。首先要围绕枢纽建设一条单向地面环路,即由京广东街和京广西街组成,它们在广场边形成顺时针的环形路,为双向四车道。到达新客站的交通,通过外围道路,首先进入环路,然后进入枢纽。驶离的交通,从地下车库接客的车辆及从高架平台送客的车辆,首先进入环路,然后上外围道路。这样,实现进出车辆相互不交叉,高速运行。

其次是在广场范围内建设人车分离的半下沉式道路。主要是利用广场与地面3-4米的高差,建设两处半下沉式道路。其位置位于京广西路和京广东路穿越广场的范围。这样既可保证广场的行人安全,同时又能保证环路的高效运行。

另外,设计“飞翼”形状的落地匝道,并结合石家庄地区特点,控制纵坡在3.5%以内,通过合理展线,以确保高架与地面层的有效衔接。并单向组织高架平台,确保高架平台交通安全,减少进出车流的相互干扰,实现东西广场的转换时间不超过3分钟。

新客站广场是否有商业设施

市城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更好地服务新客站及周边区域,在地下空间设置5.9万平方米的交通配套型和公共服务型商业,满足旅客购物、就餐的需求。商业开发可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也为功能转换提供发展空间。

广场地下、地上如何实现渗透

对此,市城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设置台地绿化、半开敞空间、下沉式广场和采光中庭,使各层面、内外部环境相互渗透,将地面景观、自然光与空气引入地下,有效排除地下车库内尾气对乘客的影响,减少人工照明及机械通风的依赖,形成节能,环保、明亮、开敞、舒适的空间效果。□文/本报记者 冯月静 图/本报记者 郄磊

编辑: 王仲平

相关文章
已有0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石家庄日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法律顾问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