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垃圾亮路灯,省会农村要变美

石家庄新闻网 时间: 2012-10-18 09:03:35 来源: 石家庄新闻网

清垃圾亮路灯,省会农村要变美

根据昨日出台的相关方案,石市2015年将彻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文/本报记者 杨琨

石市将抓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以“一河(洨河)、两区(地表水和地下水保护区)、三县(高邑县、赞皇县、鹿泉市三个生态创建重点县)、四组团(鹿泉市、藁城市、正定县、栾城县)”区域为重点,努力多争取国家和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资金,力争在2012年至2014年对全市30个左右的片区、500个左右的村庄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确保受益人口不少于100万。

目标进度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前,“三环三沿”(环省会、环县城、环景点周边和沿国道、沿高速、沿铁路两侧)等重点区域村庄,完成“四清”任务,“四化”标准明显提升;2013年春节前,所有村庄完成“四清”,提升“四化”水平,同时“六改两建”工作要逐步展开。

举措· “四清四化”

举措· “六改两建”

长期目标

“十二五”末农村消除“脏、乱、差”

到“十二五”末,通过集中整治,净化村庄环境,农村饮用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农村人居环境和河流水质得到明显改善,村容村貌“脏、乱、差”问题基本消除,彻底变革农作物废弃物焚烧习惯。省级幸福乡村示范点、基层建设年活动重点帮扶村、新民居建设示范村和纳入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工作范围的村庄达到生态村建设标准。

近期目标

昨日,石市出台并下发了《大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今后,咱省会的村里将和城里一样洁、齐、美,主街主巷全面硬化、水质达标、无害化卫生厕……该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2015年石市将彻底改善农村环境

自昨日至2013年2月,将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集中攻坚阶段。

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长期整治阶段。

让农村的晚上亮起来

清垃圾

清理房前屋后、村内主干道、村庄周边积存垃圾。

清杂物

清理村庄道路、巷道旁乱堆乱放的柴草杂物,重点防止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流、畜禽乱跑等“五乱”现象的发生。

清残垣断壁和路障

清理修整有碍观瞻的坍塌破房、残墙断壁。

清庭院

清除房前屋后垃圾、杂物,清理畜禽粪便,做到房内院落整齐清洁。

绿化

因地制宜种植各类树木和苗木花草,大幅度增加绿地面积。

美化

净化

重点治理村内主干道污水排放、村街路口环境卫生、施工现场和集贸市场环境卫生,公路沿线以及公共场所环境卫生。

对村庄建设的选材用料、建筑样式、墙面颜色等进行规划和提升。

亮化

加大照明设施投入,让农村的晚上亮起来。

每个乡镇建有垃圾转运站

改路

对乡村道路、农村街道进行全面改造,基本做到主街主巷硬化,逐步实现硬化道路入户。

改水

因地制宜、科学有序推进农村集中连片供水。供水满足用水水量和水质要求,水质合格率达到100%。

改厕

推行无害化卫生厕所,采用三格池式、沼气池式厕所等多种形式对粪便实行无害化处理。

改圈

科学规划畜禽养殖业发展,合理划定禁养区、限养区。新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须取得排污许可证。

改垃圾处理方式

2012年底前,县(市)区建成区周边5公里范围内村庄的生活垃圾实现规范化处置。到“十二五”末,全市基本建成“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市)处理”的农村垃圾规范化处置和管理模式,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

改农作物废弃物处理方式

彻底解决农作物秸秆特别是玉米皮等废弃物焚烧现象,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

建立污水处理设施

城镇污水处理厂周边5公里区域村庄力争2012年底前并网。新建农村社区和人口超过2000人规模的较大村庄,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

建立垃圾转运和处理设施

每个村庄有相应数量的垃圾收集点和1辆垃圾转运车,每个乡镇建有垃圾转运站。

数字

至2014年受益人口不少于100万

 

编辑: 孙丽君

相关文章
已有0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石家庄日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法律顾问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