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坑洼泥水路,今变平坦水泥路

石家庄新闻网 时间: 2012-10-31 08:53:26 来源: 石家庄新闻网

鹿泉桥西跨区协作,困扰居民多年的玉村南路变宽敞了、干净了

 ■居民带着孩子在新修的马路边玩耍。本报首席记者 李青 摄

走,去碧水蓝湾小区。要在以前,出租车司机会摆手,送水工人直挠头。因为啥?通那儿的玉村南路太难走,赶上雨天寸步难行更愁人。现在情况可不一样喽:菜摊主动摆到了小区门口,商户再也不担心鸡蛋被颠碎。因为啥?政府多部门联手干了两个多月,坑洼的土路摇身一变成了水泥路。“天晴一身土,下雨一身泥”的日子再也没有了。

路好走了,出门回家再也不发愁了

昨日8时18分,电话那头田先生的声音透着高兴劲儿:“我们这儿的玉村南路修好啦,道路又宽又好走,附近的居民都非常高兴。”

田先生入住碧水蓝湾有一年了,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吃了不少苦头。路颠簸不说,还尘土飞扬,回到家就得洗澡。更怕遇到雨天,路泥泞不堪,雨再大便积水,只能无奈望“洋”兴叹。

如今,修好了路,田先生的苦恼没有了,连中午都跑回家吃饭。贾先生则再也不怕同学到家里做客了。据他了解,玉村南路西二环至西三环这段路,只有两三公里,却因处于城乡接合的位置,管理权涉及多个部门,所以修起来十分曲折,“没想到,政府多个部门联手,两个多月时间就修得宽敞、平坦了。附近数千居民出行方便啦,真是得好好感谢修路的部门啊!”

反映

原来走20分钟的路,现在只用了4分钟

昨日10时30分,记者驱车从西二环转至玉村南路,与过去相比,该路西二环至西三环路段已焕然一新,变成宽敞、干净、平坦的水泥路。汽车经过时没有了颠簸,路上尘烟也不见了,路两侧还有砖砌的便道,并设有收集雨水的下水道。路边还有工人在做最后的清理工作。

汽车走过这段整修后的路用了不到四分钟。而道路还没有修好前,记者曾到此采访,汽车行驶时间至少20分钟。

车至西三环,又豁然开朗。因为碧水蓝湾附近的西三环辅路修建工程也基本完工,宽大的双向四车道向北延伸至槐安西路,向南的路段也正在加紧施工,修成后可通到石铜路。

而玉村南路继续向西过西三环,便入了鹿泉境内,走不远是南杜村。如此看来,曾经闭塞的碧水蓝湾小区及附近村庄,即将四通八达、方便出入。

附近居民王先生兴奋地说,将来北可以入槐安西路,东可以到西二环,南可以至石铜路,西可以进鹿泉,“真是条条大路都能进得来、出得去啊!”

探访

路修好后,送水的卖菜的都上门来服务

路好走了,碧水蓝湾业主马先生准备买辆车,之前他想都不敢想,因为常听说有车碰坏了底盘;路好走了,送水的何先生往电动三轮车上一下装了12桶水,之前路坑坑洼洼装4桶都行走艰难;路好走了,小区内做超市生意的贺先生实在高兴,他再也不担心拉鸡蛋时20公斤颠碎2公斤;路好走了,生意人王先生和同伴开来一大车大葱,在碧水蓝湾小区门口不停地吆喝着,不少居民出来“抢”购,之前他们可没享受过上门服务。与王先生一样有商业头脑的,还有各路商贩。路好走了,他们便争先恐后地跑来开发市场了。

碧水蓝湾小区门卫周进岐幸福地看着平坦的马路通到小区门口,57岁的他高兴呀,骑上电动车,一溜烟就到家了,之前路不好他得骑30分钟,现在下班后10分钟的工夫就吃上了家里的饭菜。

影响

368路公交再也不担心因颠簸被投诉了

317路队政工员冯洁介绍,玉村南路常年颠簸且常常泥泞难行,途经此路段的368路公交车车损要比其他线路的市区公交车大得多,“才跑了一年的新车,看起来就像是跑了三四年的样子。”

还有一个难题就是托底,“每次路过坑洼路段,我们的司机心都跟着颠。”由于路段颠簸,公交车时有托底现象出现。使用天然气的公交车,气罐全部在车辆后方,遇到颠簸出现时,司机都十分担心是否会危及气罐的安全,总是慢了又慢,可有时还是避免不了托底。

冯洁说,有一次因为颠簸,一名司机被乘客投诉。而调取车上的监控后,冯洁发现,当时的车速已经很慢了,但颠簸感依旧十分明显,“路太破了,实在避免不了。”而这一窘境,在路修好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从前行人为了躲避泥坑,常常在路上绕来绕去,给公交车的行驶安全造成了不小的隐患。“司机不仅要注意路况,更要在这一路段特别留意行人的安全”,而现在路修好了,不仅车辆卫生大大改善,安全系数也提高了不少。

鹿泉桥西协作铺平坑洼路

据了解,去年玉村南路地道桥拆除填平后,由于地基不牢,车辆辗轧后玉村南路就变得更加坑坑洼洼、泥泞不堪。鹿泉市铜冶镇主管城建工作的佘镇长介绍,南杜村隶属于铜冶镇,玉村南路作为南杜村进入市区最近的道路,村民们反映特别强烈,镇里也十分重视。“由于玉村南路贯穿鹿泉市和桥西区,所以镇里组织专门力量与桥西区振头办事处就修路事宜进行协调。同时,南杜村村委会还联系了玉村南路沿线企业,筹集修路资金。”佘镇长说,就是在多个部门和爱心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才将这条困扰了沿线数千市民出行的泥泞路修建成功。

鹿泉市铜冶镇包村干部黄先生兴奋地告诉记者,玉村西路地道桥以西到水泥路近300米的路段是南杜村集资修建,地道桥以东至西二环由桥西区城管局负责完成。“村民和沿途企业完成集资后,只花了不到1个月的时间就将水泥路铺到了地道桥头。”黄先生说,得知村民出行难的问题后,桥西区城管局也没有丝毫懈怠,争分夺秒地完成了地道桥以东至西二环段的路面铺设。“看着村民再也不为出行发愁了,我们就觉得我们付出的那份辛劳很有意义。”黄先生说。

据了解,为了更方便市民出行,市交通局三环路管理处也在玉村南路附近修建了一条可以驶入三环路的辅路。“从这条辅路驶入三环路后,市民们则直接到达槐安路和石铜路。”三环路管理处工作人员说。

三年整修304条小街巷

昨日16时,记者在市城乡规划局了解到,近三年来,规划部门除了对城市主要干道,如裕华路、槐安路、中华大街以及二环快速路等进行升级改造,还打通了多条断头路,并且还对一些人流量较大的城市支路、重点片区和重点工程周边的道路以及一些市区巷路进行大规模的修复。

谈起近年来的城市道路建设工程,市城乡规划局市政处副处长魏晋豫、梁立杰满脸兴奋。他们拿出石家庄市区地图向记者讲述着整修过的道路。

梁立杰介绍,近两年他们开始对市区内排水不畅、路灯不亮以及路面破损严重城市巷道进行了整修。“这些道路主要是一些城市巷路和城乡接合处的小路,而恰恰是这些小路却是市民们迈出家门的必经之路。但由于这些道路年久失修,不是下雨就积水,就是路面坑洼不平,严重影响了市民们出行和心情,所以他们下大力度利用了近3年的时间整修304条小街巷。”

梁立杰说,这些道路的整修从根本上解决了老百姓出行的问题。

拿着地图,看着一条条整修过的城市巷道,梁立杰激动地说,像玉村南路那样的泥泞路,几年前,市区里也有多条,比如原来的广平街,三简路全是晴天一身土、雨天满身泥。“正是对这304条小街巷的整修,才让这些原本泥泞不堪,影响市民出行的道路焕然一新。”梁立杰说。

道路不好走可向办事处反映

为了让市民出行更便捷,市城乡规划局还对一些城中村、旧城改造项目进行了科学规划。据魏晋豫介绍,他们在规划城中村、旧城改造项目时,积极与各方协调,开通很多新建道路,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的出行。“赵陵铺附近的赵佗北路、万达广场附近的槐岭路、东、西五里的双五路都是一些非常典型的实例,这些道路的开通,让周边小区居民的出行更加便捷。”魏晋豫说,看着那些原来的村落小巷变身成了水泥马路,看到市民们走在平坦的马路上,他们心中也有说不出的快乐。

“修缮城区巷道、打通断头路、开通城乡接合地的乡村路,各部门都做了很多工作,交通出行状况也得到了空前的改观,但是市区内大大小小的道路也有三千多条,对于距离市区较远的城乡接合地带的乡村道路,修复起来则需要一定过程。面对困扰市民脚步的泥泞路,应该怎么办?魏晋豫告诉记者,长期以来,省会各区都在不断加大财政投入,改造城乡道路状况,但是交通流在飞速增长,道路破损也随之加快。“如果市民身边的小街道的路况出行问题,可以向这些街道所在地的办事处反映,由办事处向辖区的城管部门申请对道路进行修复。”魏晋豫说。

(请田先生领取线索奖60元)

□本报首席记者 谢鑫名 记者 董昌 实习生 杨宏泽 颜超

 

编辑: 双鹏飞

相关文章
已有0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石家庄日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法律顾问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