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48岁的王凤兰,是大厂县陈府乡东厂村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10年来一直照顾因车祸失去双腿瘫痪在床的丈夫,用她那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无怨无悔。
有爱的日子苦也甜
22年前,那是王凤兰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王凤兰和丈夫刘长春经人介绍认识并携手走进了婚姻殿堂。刘长春虽然家境贫寒,但老实能干人品好。婚后,刘长春对王凤兰温柔体贴,尤其是儿子刘彦良的降生给这个家庭增添了无尽的欢乐。为了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夫妻两个人共同努力挣钱,不但还清了婚前家里所欠的债务,而且开始有了些许的存款。
1997年5月,王凤兰被查出患有轻度的股骨头坏死,高昂的医疗费用让她们这个家庭又重新陷入了困境,为了省钱供孩子读书,她选择了药物性保守治疗,丈夫刘长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减轻她的负担,他包揽了家里的所有重活,生活虽平淡清苦却也甜蜜。
厄运突然降临
2000年11月21日,厄运突然降临。王凤兰的丈夫刘长春骑自行车外出做瓦工活,在回家的路上被一辆货车撞伤,伤势严重,被送往积水潭医院抢救,当王凤兰赶到医院时,医院要求病人家属立即交付住院押金,并说明手术成功希望不大,希望王凤兰做好心理准备。一直挂念丈夫安危的王凤兰由于匆忙,忘记了带钱,为了抢救丈夫的生命,她跪下给医生护士磕头,最终一位好心的护士长为她作担保,才使刘长春得以顺利手术。经过紧张抢救,刘长春的生命保住了,但却失去了双腿,从此生活不能自理。
“家里的顶梁柱倒了,就像天塌下来一样,那一刻我的心空了!是乡亲们帮了我。”王凤兰回忆说。在丈夫推进手术室的那一刻,王凤兰在老乡的陪同下,打车连夜回到东厂村,挨家挨户敲门借钱,东厂村“两委”班子得知此情,在第二天早上召开全体村民大会,为刘长春集资手术费用共计6000余元。王凤兰含泪向乡亲鞠了一躬,拿着家里所有的存款和集资款赶到积水潭医院,将手术费用补齐。
丈夫住院期间,王凤兰细心地照料着,为了节省开支给丈夫积攒药费,她舍不得买一口吃的。病友们看着心疼,经常把自己的水果、糕点送给她,很多病友在出院的时候把吃的喝的全部留给了她们夫妇。就在刘长春伤口刚刚愈合的时候,医院要求刘长春转院。在转院途中,由于没有保护好伤口,导致截肢的双腿感染,刘长春高烧不退,必须进行二次截肢手术,否则性命不保。王凤兰双手颤抖的接过手术通知单,刚强的在通知单上签下了“同意”两个字。当得知刘长春手术成功的消息时,王凤兰再也支撑不住,晕倒在病床前。
十年不离不弃
生活的轨迹由此改变,为了给丈夫看病家里欠下了很多债,连房子漏雨都无力维修。王凤兰拖着病体既要照顾年迈的公婆,又要照顾正在上学的儿子,一下子变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全家人的口粮都要靠她挣,为丈夫看病欠下亲戚的几万元债也要她来还。早上5点,天不亮王凤兰就起床,先做好饭,叫醒孩子吃好上学。然后,她再给丈夫倒屎倒尿,帮他洗脸、刷牙、穿衣服、喂饭。一切收拾停当,再骑上自行车,到农田里干活。农活不忙的时候就出去做散工,刷酒瓶、粘胶合板等活她都干过。“那时候的我,简直万念俱灰,走到哪儿就哭到哪儿。几次,我都有轻生的念头,可是看到儿子可爱的身影,我犹豫了。自己是解脱了,这个家不就完了吗?我不能这么自私,我得活下去。我知道,眼泪哭干了也没用,日子再苦也得过!”王凤兰说。
刘长春由于双腿高位截肢躺在床上,大小便非常不方便。为照顾丈夫,夜里不断帮他翻身,亲手接大小便。为避免他生褥疮,王凤兰每天晚上用热水一遍遍地给他擦洗、涂药膏。刘长春看妻子这么累,怕拖累她的下半生,有过几次喝老鼠药轻生的举动,王凤兰察觉后流着眼泪说:“日子过得再苦,我也高兴。因为家中有你在等着我。”她觉得只要一家人的心在一起,再累再苦也值得。
“10年了,都是王凤兰捧吃捧喝,把刘长春收拾得干干净净。这么多年里,刘长春连个感冒都没得过,真是太难得了!”一个邻居不禁感慨道。见她这样受苦受累,有的邻居善意的劝她重新组建家庭。她却说,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她就要撑起这个家——象一个男人一样撑起这个家。
编辑: 王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