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清江,现任河北省唐山市滦县爱卫办环境建设股股长,48岁,中共党员。自1980年以来,先后在乡镇企业局、滦港药业、卫生局等单位工作,做过财务、审计,也当过营销经理。无论工作岗位、工作职务如何改变,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情怀始终没变。他以自己的实际工作赢得了领导、同事的交口称赞,同事们都愿意亲切地称呼他为“老李”。
“他既是管理员,又是清洁工,还是掏粪工。”领导眼中的老李是个多面手,人老心不老,干得最多,求的最少。
“爱卫办部门不大,管得不少,全城的环境卫生、除四害,健康教育……这些工作决定了我们干得决不是轰轰烈烈的大事,而是琐琐碎碎的小事。李清江却将这些琐碎小事做到了极致。”爱卫办主任尹旺说,“他既是一名管理员,又是一名清洁工,还是一名掏粪工。” 对滦县的大街小巷,老李了如指掌,哪容易出现卫生死角更是熟记于胸。一个物业经理曾说过,“刮大风哪容易出现塑料袋,老李都清楚!”老李每天上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绕街”,哪出现问题他一个电话就责令负责人整改,第二天再去复查,整改效果不好就发限期整改卡,直到符合标准为止。为此,老李也“得罪”了一些人,“这么认真干吗?又不是你的家!”面对这些冷嘲热讽,他很坦然,“干的就是这个工作,得罪人也是难免。我们总说,‘新城是我家,美丽靠大家’,你不管我不管,那这个家成了啥。”
“老李不仅事事都要管,还是一个身体力行者。无论出去做什么,只要看到垃圾他准下去捡,看到扔垃圾的他准下去管,经常被人误认为是清洁工。”爱卫办的同志深情的讲。还深情地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今年6月份开始,县里开展灭蟑螂活动。老李带领同事们冒着酷暑深入居民小区。从一楼走到五楼,从早上8点班干到晚上9点,节假日不休。闷热难当他们谁都不肯休息一会儿。那时谁也不知道,老李一个月前骑摩托车时被人撞倒,腰疼得厉害。后来疼得实在受不住了,到医院拍了个片,大夫告诉他,“第2、3、4根肋骨折了,在家静养吧。”他默默地收起了片子,一声不响地又投入到了工作中。
拖着带病的身体,老李依然坚守在工作第一线。7月21日,滦县吧上有网民反映北方小商品批发市场公厕脏乱差。虽然其管理主体是一家私营企业,但爱卫办从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于当天下午和多个部门一起开展了集中整治活动。活动中,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难住了大家——不知是谁用水泥封住了厕所便池的泄水道。要想彻底清理厕所,必须用凿子凿开水泥。领导想花钱雇专业人员来干,可重奖之下竟无勇夫,眼看工作陷入了僵局。就在这时,只见老李拿起工具,跳下便池,“乒乒乓乓”地动手凿了起来。粪便、尿液很快溅了他满手、满脸,绿头苍蝇嗡嗡地在他脸上乱撞……在场的人无不震撼、感动。在他的带动下,水泥很快被清除干净,一个干净整洁的公厕出现在居民面前。
“他眼里有活、心中有爱、手上有招。”同事眼中的老李是个好大哥,干起工作来既有激情干劲又有条不紊。
“老李是个闲不住的人,我们看见他在单位坐着就感觉特别奇怪,今儿老李怎么没去绕啊?”这不是同事的玩笑,而是他们真实的感受。在他们眼里,老李是个工作狂。前段时间城区卫生环境综合整治,老李每天5点起床,和领导一起步行绕着新城督导卫生,帮妻子打扫完卫生后,8点准时上班。
老李心中有爱,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非常重视,想方设法帮他们解决。新城毛庄大队对面有一个敞口垃圾池,垃圾很多,有人焚烧垃圾,弄得乌烟瘴气,反映颇多。老李知道后,立即向领导汇报,协调建设局、滦州镇等单位建设一个地下垃圾中转站。谁知为民的好事却遭到了一些不明真相的居民的阻挠。关键时刻,又是老李挺身而出,向居民讲清建设的好处,并当场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号,“有事,可随时找我。”半信半疑的居民散去了,垃圾中转站建好后,真的有不少居民打来电话,“谢谢,又干净又方便,你真是为我们办了一件大好事。”
走进老李的办公室,墙上密密麻麻地贴着滦县交通图、滦县城区卫生责任示意图、扫雪责任图、北方小市场卫生图……除了一张滦县交通图,剩下的都是他亲手绘制的。别小看这些图,为了做到精确、公平,他骑着自行车,手拿交通图走街串巷,逐一对照、标记,再通过各种方式摸清各单位人数,再根据任务量、地址、人数等加以分配。仅扫雪一张图,他就绕着4公里的燕山大街和2公里的滦河路走了4个来回,熬了两个通宵,用铅笔、直尺一点点画出来的。有了这些图,抽象的任务变得形象具体,一目了然。而老李,也成了名副其实的“城区通”,哪是哪个单位的卫生区,谁是负责人,电话号码是多少,他张口就来。
“他话不多,总是帮我干这干那。”妻子眼中的老李是个“好青年”,既热爱工作,又心疼家里。
老李的妻子身体不好,2003年下岗后为了补贴家用,在国土局找了份清扫保洁的工作,一个月500多块钱。老李心疼妻子,每天早晨7点,都要陪妻子到国土局打扫卫生。“4个楼梯口,3个楼道,2个卫生间,1个行政大厅,每周还要擦两遍楼道,从1楼到7楼。”妻子说起这些来眼里雾蒙蒙的,“40分钟干完这些活,他还要赶去上班,6年多了,每天都是这样。”老李接过来说,“上班是应该的,帮你干活也是应该的,你不总夸我说‘小李同志是个好青年’嘛,领导的夸奖是我最高的荣誉。”老李难得的幽默逗乐了妻子,又惹得她半响无言。
其实,老李的家境在2003年之前应算得上富裕,妻子在建筑公司上班,可自从下岗后得了一场病,女儿又上了大学,家里一下子变得捉襟见肘。
其实,老李也有机会改变家庭状况。他干过财务,手中有会计证,朋友开了家公司,高薪聘请他当“业余会计”,讲明不用他全职,每月有这么几天帮帮他就行。可老李婉言谢绝了,“我不是不想做,也想挣点钱补贴家用,但是我的工作性质特殊,要随时检查,随叫随到,干会计肯定要牵涉精力,我绝不能为多挣俩钱而耽误了工作。”老李不但没往家挣钱,每月还搭进去100多元钱——每天出去督导卫生,发现重大问题他总是打电话通知负责人,一个月下来,百八十块的手机费是少不了的。但无论多么困难,他都不向领导张口要补助,“这是我份内的工作,怎么能给领导添麻烦呢。”
用忠诚美容城市,用勤奋教率周边,用大爱面对生命,李清江—一位普普通通的爱卫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静静地守护着卫生城,心甘情愿的做人民满意的“幕后美容师”。
编辑: 王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