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乐享中医服务

石家庄新闻网 时间: 2013-01-18 11:14:28 来源: 石家庄新闻网

2012 又是一个民生年——医疗卫生

记者探访

 

社区“国医堂”实行中医医师“一站式”接诊服务,让患者享受到便捷、高效的中医药服务。图为一位中医医师正在给社区居民讲解中医养生常识。

社区“国医堂”成了“金字招牌”

坐落在棉一小区的建北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前身是棉一医院,负责人耿须霞多年从事基层医疗工作。她告诉记者:“自打有了‘国医堂’,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经济、社会效益大步前进。现在,‘国医堂’已经成了我们这里的金字招牌了。”

在耿须霞的引领下,记者走进建北社区“国医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真正的“金字招牌”,木质横匾上工体正楷三个大字“国医堂”耀目生辉。“我们这个‘国医堂’面积有150多平方米,按照市卫生局的统一要求,整体装修突出中医特色和传统文化元素。”记者注意到,“国医堂”里到处都是“中国红”的基础色调,门窗几案造型古朴、典雅大方,连走廊灯的灯罩都是吉祥图案镂空形制的。“我们这样做,就是为患者营造一种整体氛围,提高他们对中医药的认同感。”

中药房是建北社区“国医堂”的另一大亮点,一排排中药柜整齐规范,各种常用药材应有尽有。社区医生陈金沙从1984年起就在这里担任中医师。他告诉记者,这个中药房备有360多种中草药,平均每个月中草药销售量有一万三四千斤。“‘国医堂’建成后,我们这里的中医日门诊量能达到50人次以上,中药处方占社区卫生总处方的38%,收入占近三分之一。我做了一个初步统计,‘国医堂’建成后,我们社区的中医药收入是以前的六七倍。”说起“国医堂”来,耿须霞如数家珍。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国医堂’是我市加强基层中医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市卫生局副局长张东生告诉记者,2012年5月,我市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唯一的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市,重点就是加强和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为此,建设4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医堂”,全面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被市委、市政府列入2012年为民办实事内容。我市明确提出“国医堂”建设面积原则上不低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房屋使用面积的10%,投资不低于20万元,主要用于房屋改造、装饰装修、设备购置、人员培训等。目前,我市已投入1100余万元用于“国医堂”建设,其中市级财政投入300万元,区级财政投入830余万元。省中医药管理局也对我市“国医堂”建设予以倾斜,确保了建设工作的有力有序推进。

传统中医疗法越来越受欢迎

社区“国医堂”实行中医医师“一站式”接诊服务,即1名中医医师既能开具中医处方,又能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开展针灸、推 拿、拔罐、敷贴、穴位注射等中医药治疗,使患者享受到便捷、高效的中医药服务。

走进宁安路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医堂”,中医师张庙水正在为患者王先生进行拔罐治疗,娴熟的手法不像医生诊疗,倒像是一种艺术表演。“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新的健康理念讲究有病早治预防,无病调理。这不,传统的中医疗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我这儿每天能有十几个患者,有时一个人都忙不过来。”

在旁边的中医诊室里布置着满堂木质仿古家具,太师椅上坐着社区中医师司永慧,司大夫正给62岁的患者张荣诊脉。“我有慢性胃炎,到很多地方治疗过,效果都不明显。听人说这里社区的中医不错,就来这里看看。没想到吃了一段时间的中药后,症状明显缓解了。”记者注意到,张荣的面色很好,看不出有什么不舒服。“她以前的面色可不是这样,又黑又黄,这是十几服中药调理的结果。” 司永慧说:“中医药毒副作用小,可以治本去病根,治疗过程中病人也没什么痛苦,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居民欢迎。像我们这些社区中医大夫,根本就不用做什么宣传,患者大都是口口相传,就这样到‘国医堂’看病的居民越来越多。”

“以前只知道大医院有中医科,没想到现在社区里也有了‘国医堂’,还有这么好的中医师,真正是给我们老百姓带来了方便。作为患者,我还有一点希望,那就是离我家最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不能划医保卡,希望这里能尽快开通各种医保,如果能在这里划卡就医,我们的负担就更轻了!”张荣告诉记者。

社区居民就医更加方便实惠

董君凡是西里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医堂”的一名中医师。2000年毕业于河北中医学院的他行医已经12年了。“作为正规科班出身的中医师,以前在基层行医,总觉得没有用武之地。现在社区也有了‘国医堂’,就医环境比专门的中医院还好。我们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患者也愿意到我们这儿来,我感觉在社区当中医照样大有可为。”董君凡对记者说。

西里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商亚丽说:“中医在基层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对医生来说,不受场地设备限制,易于开展。对患者来说,收费低廉,副作用小,易于接受。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慢性病防治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像高血压、糖尿病、颈椎病等多发病常见病,用中医调理比西医更好。” 商亚丽认为,社区中医的路子会越走越宽。

30岁的李力勇身体不舒服有好长时间了,西里社区“国医堂”中医师经过望闻问切,诊断他肝火大、肾阳虚。最后,中医师为他开出了有14味中药的处方。其中有黄芪、山药、茯苓、麦冬等,整服方子的药价只有29元。56岁的耿双菊患慢性胃炎,在西里社区,中医师开出了附子、白术、桂枝、生姜等中药,每服药价格只有15元。“我们社区的中药方子大都只有十几元、二十几元。小方治大病是我们的宗旨,有的简单症状方子只有一味药。”董君凡告诉记者。

中医推拿是社区“国医堂”的另一个拿手项目。梁彦虎是西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执业医师。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为44岁的郑立华做治疗。“我们住的西雅小区在二环以外,到市区大医院接受治疗来回跑就得半天时间。现在社区‘国医堂’就在小区旁边,走着就能来,做一次治疗也就二十元钱左右,疗效也不错。”说到“国医堂”,郑立华连声说好。

“2013年,我市将进一步扩大中医药服务网络,在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国医馆’。同时,深化‘国医堂’内涵建设,开展标准化‘国医堂’评选表彰活动,通过人员培训、首席中医师坐诊等方式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让我市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高水平的中医药健康服务。”张东生说。

2012年,我市中医药工作成效突出,经验在全国推广。作为“民生幸福工程”之一,我市在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国医堂”,为社区居民就近提供方便优惠的中医药诊疗服务。目前,市区4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医堂”已经全部建成,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主动选择到社区看中医。日前,记者来到几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随机走访,亲身体验“国医堂”的诊疗服务。

编辑: 王仲平

相关文章
已有0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石家庄日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法律顾问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