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乐享中医服务

石家庄新闻网 时间: 2013-01-18 11:14:28 来源: 石家庄新闻网

 

延伸阅读

医疗惠民网络覆盖城乡

2012年,我市卫生系统通过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各项便民惠民举措,医疗惠民网络覆盖全市城乡。

在市区成立了89支“片医”团队,服务覆盖92个居委会75万人口,签约服务家庭8791户,使居民享受到更加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卫生保健服务,受到广泛欢迎。通过公开选拔的形式,在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遴选了20名医护人员担任健康教育讲师,组建了石家庄市社区健康教育团队,以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健康咨询、健康知识巡展、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结合重大节日和卫生日,义务为社区居民宣讲饮食和营养、生活卫生、心理卫生、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知识。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讲座128场次,受益居民达4593人次。

2012年1—10月份,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为8.4万名老人免费体检,提供健康指导,免费金额达537.5万元。仅重阳节当天,组织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义诊宣教活动,为老年人送去关爱,为7741余人次进行义诊,举办健康教育讲座160场,受益居民达6132人次,发放宣传材料1.5万份,免费体检3194人次,共减免金额7.5万元。全市所有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实行了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2012年1—10月份,共销售药品1392.73万元,让利居民307.4万元。

新农合门诊统筹工作在17个农村县(市)全面推广普及。为各县(市)村卫生室配备微机、打印机,安装软件及网络,大大简化了门诊报销流程,并以现场会形式全面推行。目前,大部分村卫生室已实现就诊即报。2012年,我市统一制订了门诊统筹补偿方案,将部分诊疗项目和中医药适宜技术纳入门诊统筹补偿范围,并将村级补偿比例提高到45%,乡级提高到40%。参合农民门诊就诊全年可补偿200元。保证了参合农民常见病、多发病能够及时得到诊治,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的目标。

全面开展了提高农村重大疾病保障水平试点工作。对儿童先心病、白血病、宫颈癌,乳腺癌、重性精神病、终末期肾病等六大类、十三种农村重大疾病医疗费用的补偿均实行单病种最高限额付费。患有以上疾病的参合农民在规定的新农合救治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出院时只需缴纳实际发生医疗费用的30%即可。另外,我市还全面启动了大病统筹工作,在新农合最高补偿的基础上,对住院大额医疗费用给予再补偿,最高补偿额为10万元。

本报记者 王丽强/文 张晓峰/图

 

编辑: 王仲平

相关文章
已有0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石家庄日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法律顾问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