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条道路连起颗颗民心

石家庄新闻网 时间: 2013-01-19 10:48:28 来源: 石家庄新闻网

赵县迎恩铺村环境综合整治带来和谐民风

□本报记者 温 婕 通讯员 赵志勇 徐哲普

“下一步,我们还要把剩下的10条小巷全部硬化,让村民走路脚不沾泥儿。”1月17日,走在赵县迎恩铺村的大街小巷,笔直的水泥路干净整洁,两旁栽植冬青、木槿等绿化树木,便道砖铺到了村民家门口,一股清新、舒适的田园感觉由心而生。村党支部书记董中林正在谋划将村内小巷硬化,他说,10条小巷加起来得有四五百米,任务量可不小。

迎恩铺是一个只有360户的小村,村里没有任何集体收入。从2008年开始,支村两委一班人用足“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筹补结合、多方投入,带领村民展开了以“硬化、亮化、净化、美化、绿化”为重点的村容村貌整治。现在,村里一横四纵5条街道全部硬化。“以前,街里坑坑洼洼,一到下雨天,村民出行得贴着墙根走,外边的进不来,村里的出不去,全村人都盼着修好路。”董中林说,修街筑路、环境整治,顺应了广大村民的心愿,大家的热情都很高。

去年春天,迎恩铺对两条大街进行修筑,硬化面积1700平方米,包括挖槽子,清理地基,拓宽硬面路,整修沿路石。13个村民每天早晨八点开工,中午十二点收工,每个人都特别自觉。58岁的田聚山是施工队的一员,他说:“修村里路就像干自家活,每筑好一段路,凝固后,大伙儿主动培土保护,都很负责。修自己家里的路就是再苦再累也值得。”61岁的田春芳是一名村医,说起修路前后的变化他体会最深:“过去有急诊病人半夜三更出诊,土路高低不平,拿着手电筒也得小心翼翼,患者着急,我也心慌。现在好了,晚上出诊骑自行车,一点儿不耽误事儿。”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村容村貌整治活动中,迎恩铺村除了修路,还清理了临街户侵占街道的门前土台,推平了斜坡,拆除违章建筑20处,清理了街道内的杂物,建了垃圾池9个,规定了垃圾存放点,成立了专业清扫队。投资1万余元,在大街小巷栽植松树450棵,栽植冬青、木槿等2000余株。另外,为解决夜间照明,架设了路灯专线,安装路灯50盏。从傍晚到夜里12点30分,定时自动开关。“没安装路灯以前,晚上下班回家走夜路,四周黑咕隆咚,每次都提心吊胆。现在路灯安到了家门口,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村民刘素芳在附近的石家庄宏裕织带厂上班,有了路灯,她和姐妹们再也不担心走夜路了。

环境整治不仅改变了村容村貌,还让村民与村民、村民与村干部之间的关系更融洽了,村民心更齐了,民风更和谐了。村里还修建了700多平方米的文体广场,铺设了广场砖,四角安装了照明灯,周围装上了围栏。“村里的秧歌队现在已经有了100多人,节目有旱船、跑驴和大秧歌。没事儿的时候,大家来到广场上唱歌跳舞,自娱自乐,可热闹了。”董中林感慨地说。

 

 

 

 

 

编辑: 王仲平

相关文章
已有0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石家庄日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法律顾问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