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又是一个民生年——公共交通
记者探访

去年,我市进一步优化公交线路,开通多条特快线路,密织公交网络,改善乘车环境,让市民乘坐公交车更加舒适、便捷。
公交车给人带来“同城感受”
从“北国商城”站坐上一辆519路公交车的时候,感觉不到这辆车和其他公交车的区别,车厢内宽敞、干净,起步、运行平稳。虽然是终点站发车,但上来的乘客至少也有20多人。
519路是去年1月份开通的一条从“藁城汽车站”到石家庄市区“北国商城”的公交线路,这让从藁城到石家庄市区的人们,除了可以乘坐早先开通的516路外,又多了一个选择。
公交车走走停停,途中上来不少乘客。专程到石家庄市区购物的藁城市民周女士说,以前到石家庄,坐上长途车感觉就像出一次远门,“别说平时购物了,就是有事要办也不愿意来回跑,感觉离得远,跑一趟太麻烦。”
她说,自从有了公交车,一下子觉得距离近了,出门就上车,下车就进商场购物,感觉就跟在一个城区一样,终于找到了“同城”的感觉。“公交车不仅车多、晚上收车也晚,感觉藁城和石家庄就是一座城了。”
正聊着,旁边一位姓李的乘客忍不住插话:“票价还便宜了呢!”他说,他经常来往于藁城市与石家庄市区,过去从藁城到白佛客运站,票价7元,再转乘公交车到“北国商城”,至少还得1元,但现在3元钱就能到,一来一去能省10元钱,“长期下来,也不是一个小数。”
去年以来,市公交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发展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安排部署,在几个组团县(市)共开辟了19条公交线路。
天然气公交车舒适又环保
“我最受不了柴油味,闻一会儿就要晕车,好在现在有了天然气车,一点儿油烟味儿也没了,坐起来舒服多了。”近日,记者在一辆8路天然气公交车上采访时,一位持月票卡的李姓乘客说。
天然气公交车缓缓启动,和过去的一些柴油车相比,没有明显的震动和抖动感。途中,司机偶尔急刹一下车,乘客们的身体微倾,也没有那种被“猛甩”的感觉。除了乘客们的说话声,车厢内也没有了发动机的噪声。
“上下车也挺方便的。”刚上车的一位大妈说。她说,记得以前上车时都需扶着车前门的把手,上两三个台阶才能进车厢,但天然气公交车的前门处仅有一级踏板,对于年纪稍大、腿脚不便的乘客来说方便多了。
除了乘客们乘坐的舒适感,天然气公交车还有一个更大的好处就是环保。“天然气公交车在环保方面,比柴油公交车有着明显的优势。”市公交总公司营运安全处副处长王志辉说。他说,柴油公交车的尾气污染物所占的百分比中,有害物质约占50%,而天然气公交车则为“0”。
去年,我市在原有天然气公交车的基础上,市政府又投资2.88亿元购置了450辆天然气公交车,新购车辆的配置和新技术应用方面均处于全国公交领先水平。新车分别投入到16路、17路等39条线路运营,进一步改善了城乡百姓的乘车环境,提升了城市的品位。
“特”字头车缩短出行时间
昨日,记者乘上一辆特32路,亲身体验“特”字头公交车的快捷。特32路公交车,除了始发站和终点站外,中间只停靠河北大戏院、二十二中、信息学院北区、省四院东院等4个站位。
车子起步不久,便在裕华路地道桥东侧超过了一辆普32;再往前,不一会儿,又超过一辆快32路。虽然部分路段因前些天的降雪不太好走,但这辆特32路还是只用了38分钟,便从“石家庄解放纪念碑”开到了“信息学院”,比预计时间仅多了三分钟。
常坐特32路的市民赵女士说,她一般乘车都是从“省四院东院”上车,到“河北大戏院”下车,过去坐普通的32路车,需要停10多个站位,时间大都浪费在停靠站上了,“现在只停3站就到了,一趟下来能节约10多分钟。”
去年以来,市公交部门针对部分乘客反映公交车运行站位较多的情况,结合各线路实际,先后开通了4条 “特”字头公交车。“特”字头公交车因其站少、快捷,受到很多市民称赞。“‘特’字头的公交车就像是公交车中的动车,比原来的快车坐着还舒服!”乘客李女士说。
据王志辉介绍,去年3月,在中山路、裕华路两条主干道分别开通了特1路、特32路两条特快线路,平均站距在2公里以上,平均运速不低于25公里/小时。
随后,我市又开通了特81路、特6路,形成了以特线、快线、普线为基础的三级线网结构,满足了不同层次市民的乘车需求。
公交迈入“手机刷卡”时代
登上一辆公交车,从兜里掏出手机,在IC卡机前一放,“嘟”的一声,刷卡成功。近日,记者借用朋友一部办理“移动公交通”的手机,顺利刷卡乘车时,引起几名排队上车乘客的好奇。
这是市公交总公司与中国移动合作推出的“移动公交通”业务,让公交卡和手机合二为一,市民只需携带手机便可以方便地乘坐公交车。
过去,不少市民反映公交卡虽然使用方便,但容易忘带,给乘车造成困难,特别是万一丢失后,补办也很麻烦。他们提议,如果将手机代替公交卡乘车,这些麻烦都将不再是问题,同时也可以给总是塞满卡片的钱包“减负”。
从市民需求出发,我市积极推进“公交都市”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水平,经过与中国移动技术合作,实施了公交IC卡系统的升级,全部实现了公交IC卡数据的无线采集,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手机刷卡、手机支付功能,去年11月19日开始试用。
据市公交部门统计,截至去年12月底,省会手机刷卡乘坐公交车人次已达3.97万人次,这标志着省会公交已迈入了全新、方便、快捷的手机刷卡时代。
新客站构筑便捷公交网络
新火车站启用后,乘坐公交车是否方便?近日,记者在新火车站乘坐一辆55路公交车,体验了一次新客站乘公交车的便利。
从新火车站出站口出发,向南步行约200多米,即可来到公交站台。站台一共有3座,站牌标志十分清楚,各站台还分别张贴着驶入西广场的公交线路详情、周边公交线路详情,以及火车站公交线路走向图。
其中,一站台停靠公交9路、325路、92路;二站台停靠33路、202路副线、148路、20路;三站台停靠71路、516路、67路、55路。记者注意到,这些线路可以到达市中心区域、多个院校和医院,以及长途客运站、各组团县(市)等。
记者来到三站台,在55路公交站牌前候车。这时,站牌前已经等候了有20多人,多是刚下车的旅客。不一会儿,一辆55路稳稳停靠在站牌前。按顺序上车后,记者看到公交车内还不算满,仅有五六个乘客没有座位。
“新火车站的公交线路不少,我不用倒车就可以到家。”公交车上,一位刚下火车的乘客说,“而且公交站台也很好找,站牌标志清楚,感觉挺方便的。”他说。
记者了解到,为构建新客站公交网络,市公交部门调整、开通了11条开往新火车站西广场的公交线路,此外,还有20多条线路停靠中华大街上的“供电局”、“火车站西”、“公交驾校”和汇祥路上的“中南小区”等4个站位。这4个站位到火车站的距离约在一站地左右,非常方便。
市公交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新火车站公交线网是按照功能、方位和层次设计,沟通了市区的政治文化商贸中心、大专院校、医院、长途客运站、组团县(市)等,努力构筑起一个以新火车站为中心的覆盖面广、通达能力强、方便快捷的公共交通网络,方便市民乘车。
“幸亏有公交车,否则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去上班?”前不久的一场降雪,让市民李丽娟更加“依赖”公交车,“现在公交网络越来越密,上下班、购物、出游越来越便捷了。”
去年以来,我市将交通改善作为一项民生工程,不断加大投入,通过新辟线路、购置新车、增加特快线路等措施,努力改善乘车环境,极大方便了市民出行,不仅让乘公交车出行成为市民低碳出行的首选,也对省会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编辑: 王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