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街巷出特色 旧小区换新颜

石家庄新闻网 时间: 2013-04-23 08:35:07 来源: 石家庄新闻网

新华区城建管理从“面子”向“里子”延伸

本报讯 (首席记者 靳晓磊 通讯员 张 晓) “九中街的规划设计,充分考虑周围校园的人文氛围,在已经拥有全国闻名的‘树洞画’基础上,150米的围墙上再开辟‘城市印象、城市画板、城市印记’三个板块,设立专门的‘涂鸦区’,打造成文化味突出的特色小街。”近日,在新华区小街巷景观提升研讨会上,来自河北省城市人居环境研究所的设计师胡欣阐述着自己的设计理念。

今年以来,新华区把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作为当务之急,资金投入不断加大,管理标准不断提高,工作举措不断创新,在做好主街主路主建筑等景观整治的基础上,将触角引向深入,从老百姓居住、出行的身边环境入手,向小街小巷、老旧小区等“里子工程”延伸,建设上品位,管理抓精细,切实提升城区舒适度。

突出特色

注重细节和人性化

作为老城区,新华区小街小巷多,这些都是老百姓出行的必经之地。因此,小街巷改造成为“里子工程”的重要内容。“我们不是修修围墙、补补便道砖这么简单,而是聘请专业的设计团队,按照‘一街一特色’的理念,在考虑整条街的建筑风格、居住人口、文化内涵等要素基础上,准确定位,最终从建筑色彩、绿化小品、牌匾规范等多方面打造高品位的特色街区。”新华区负责同志这样定义。

总投资418万元打造的水源街和红军街是“样板”。水源街彰显中国传统水墨画意境,建筑以灰色为主,突出老街巷“白墙灰瓦”特色,围墙上竹、梅等图案和建筑浑然一体,种植黄杨2万株,龙柏1万株,并铺设青石花池,干净、雅致;红军街考虑到周边居民以军队和干休所居多,整条街的风格突出“红色精神”。围墙参考西柏坡建筑的“黄墙灰瓦”,低矮建筑采用灰色和红色,主要种植西府海棠、大叶黄杨球等植物754株,种植麦冬草等草坪1393平方米,针对整条街道的步行功能较强、人行道较宽,还设置了防腐木座椅19套,防腐木花箱38套,注重细节和人性化。

据了解,该区今年还将投资1500万元对九中街、宁安路等8条小街巷进行景观综合整治。目前,设计公司的方案已经出炉,包括对建筑实施外立面改造,做到建筑风格、色彩相互协调,规范围墙、围栏、广告牌匾和公用设施,并提高绿化密植度,提升绿化景观品质。

综合整治

改善老旧小区环境

生活小区和居民生活息息相关,是“里子工程”的重中之重。针对一些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和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新华区通过“联合居民拆除小区违建,政府投资兴建配套设施,引进物业提供市场化服务”等有效措施,全面提升老旧小区居住环境,增强老百姓幸福感。

在该区制定的“老旧小区环境整治任务分解表”上记者看到,通过前期的彻底摸排,他们把各乡镇办事处辖区内的285个老旧小区做了详细统计,具体到每栋楼都有完成时限、标准、责任人和督导人,真正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家住天苑小区的李大妈告诉记者,经过综合整治,小区私搭乱建没了,积存垃圾没了,占道经营没了,标准市场有了,新建车棚有了,花坛绿地有了,环境越来越好,大家可高兴啦!天苑办事处的郭书记介绍说,接下来他们要继续干几件实事,提升小区环境品质。建一个文体活动广场,设置一块标准篮球场地、三块标准羽毛球场地和标准乒乓球台并安装健身器材;改造两个公厕;绿化三个重点部位;整修小区内的道路和便道;完善小区公共场所的电子监控系统。

见缝插绿

营造绿色生态景观

在“里子工程中”,城区绿化也不可或缺。该区从主街主路到小街小巷,从新建小区到老旧小区,全面实施“见缝插绿”,特别把绿化面积不足的老旧小区作为重中之重。今年以来,共投资300余万元,先后在天苑小区、联强小区、高柱小区等20多个小区进行了绿化,种植月季、黄杨、女贞等1万多平方米,种植法桐、银杏、百日红等乔木24177棵。世纪康城小区南侧原来有一个10亩地块,长期闲置,垃圾遍地,该区园林、城管等部门出动垃圾车200余车次,将地上垃圾清理一空,并种植法桐3500株,成为小区一道绿色景观。

为巩固“里子工程”效果,该区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投入310万元加强精细化管理。购买了16辆专业执法车,招聘了100名城管协管员,从公安、质监等7个部门抽调人员组成联合执法队伍,充实了城管力量。设立了50万元的城管工作奖励基金,修订了《日常考核细则》,提高了考核标准,制定了《“门前三包”星级管理办法》,从统一配备制式垃圾容器等细节入手,打造高品位城区。

 

 

 

编辑: 王仲平

相关文章
已有0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石家庄日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法律顾问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