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垣故城小灰楼伏羲台等榜上有名
全市总数量达39处居全省前列
本报讯 (记者 王 欣) 记者昨日从市文物局获悉,国务院日前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简称第七批国保单位),我市共有14处文物成功晋级国保,目前全市国保总数量已达到39处,居全省前列。
1961年起,我国实行由国务院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制度,迄今已公布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评选也成为中国文物界的大事件。我市此次入选第七批国保单位不仅数量多,而且类别广、品位高。
我市文物专家、研究员张献中介绍,“全市前六批国保25处,第七批有14处入选,可谓数量惊人。从门类上看,涉及古遗址、古墓群、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以及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多个门类,工业遗产、乡土建筑等新型文化遗产名列其中,体现了近些年我市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新趋势。”他说,中国人民银行旧址(小灰楼)、正定城墙、东垣故城等都是石家庄人心目中很有分量的文物代表,在全国文物界也有一定地位。“而且,我市这批文物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很高,值得重点规划、妥善保护。”
新入选的14处“国保”名单
新乐伏羲台遗址(商、周、汉)
元氏县西张村遗址(西周)
长安区东垣故城遗址(战国至汉)
赵县古宋遗址(汉)
无极县甄氏墓群(东汉至北朝)
赞皇李氏墓群(北朝)
元氏县开化寺塔(金至明)
灵寿县灵寿石牌坊(明)
正定城墙 (明)
井陉县井陉旧城墙(明至清)
元氏县封龙山石窟 (南北朝至明)
平山县瑜伽山摩崖造像(宋、明)井陉矿区正丰矿工业建筑群(民国)
新华区中国人民银行旧址(1948)
编辑: 王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