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社科联五年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王 更
在省会精神文明建设的百花园中,社会科学的花朵分外艳丽。春华秋实,经过广大社科工作者五年的精心浇灌,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自2007年石家庄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召开以来,市社科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社科研究、人才培养、特色活动、学会管理等工作都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为凝聚千万人民的精神和力量做出了积极贡献。
理论武装工作得到新加强
5年来,市社科联努力架起理论大众化的桥梁。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创先争优、“两个环境”建设和“走转改”活动以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等重大政治任务中,全市社科界彰显理论特色,突出活动主题,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省、市委的决策部署,思想、作风、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5年来,市社科联先后举办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科学发展观”、“弘扬西柏坡精神”、“优化发展环境”、“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等理论研讨活动;开展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建党90周年、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宣传、研究活动,唱响了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集中开展了“惠在何处、惠从何来”宣传教育活动,助推“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促进群众了解形势、掌握政策。以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和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为主线,组织了一系列学习研讨活动,集中骨干力量进行专题调研,发表了一批重点理论解读、阐释和研究文章,撰写了全市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宣讲提纲,参加了全市宣讲团和十八大精神走基层活动,紧密联系干部群众所思所想,把政治高度、理论深度、观察角度和百姓认知度相结合,深入浅出地宣讲,力求入脑入心,推动全市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热潮。
社科知识普及工作有了新面貌
5年来,市社科联努力让社科知识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和城乡精神文化需求的特点出发,整合社科资源,积极推动社科普及工作,坚持办好每年一次的“社科知识普及活动周”,发动市直部门、社会各界和广大社科工作者,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和参与科普活动。
先后组织举办了以“共建绿色家园,构建和谐社会”、“低碳生活、生态家园”、“社科专家走基层,社科知识大普及”、“建强市、促和谐、兴文化”等为主题的五届科普周,策划推动了讲座、咨询、研讨、座谈、展览等专题活动178项,服务人群50万人次。社科普及工作的亲和力吸引力不断增强,使广大群众学懂、弄通、真信、能用,提高广大群众明辨是非、辩证思维的能力,引导群众正确看待各种利益关系和矛盾问题,提高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实现社科理论为生活实践服务的目的,扩大了社会影响,提高了普及效果。
“燕赵讲坛”品牌影响力有了新提升
“燕赵讲坛”自开办以来,创造了许多精彩篇章,已经进入平稳良性发展的轨道。多年来,市社科联坚持“高品位定位、高品位选题、高品位择师、高品位应用”的原则,重点围绕专家备选、宣传舆论、现场组织、课题确定等环节,不断拓展思路。
在专家备选方面,市社科联与中科院老科学家科普团、中国现代文学馆、《国家地理》杂志社、省社科联、省文联、省作协、省科协及市民盟等合作,共享名师资源,保障授课质量。同时,借助现代传媒将先进文化的触角伸向全市各个角落,通过报刊媒体、网络平台、手机短信、微博、广告海报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扩大覆盖面。
苏叔阳等著名文化学者、孙云晓等教育专家、万承奎等卫生健康专家、王渝生等科普专家纷纷登场,精心展示自己渊博的学识。“燕赵讲坛”先进文化讲座使广大听众增知识,长见识,解疑团,明事理,受到市民的青睐,充满了勃勃生机。5年来,共举办各类讲座近千场,听众80多万人次,进一步提高了讲坛的影响力,促进了讲坛的长期发展。
社会科学研究有了新突破
市社科联坚持把“服务地方建设、服务中心工作”作为科研目标,以重大现实问题作为主攻方向,加大应用对策研究力度。
党委、政府工作重心在哪里,市社科联的工作重点就放在哪里,倡导理论务虚向更加注重实际转变,倡导社科研究者由凭兴趣爱好选题向根据社会需求选题转变,力求研究成果客观科学,推动更多成果转化为政策建议和宣讲精品。据不完全统计,5年来全市社科界省以上社科研究课题立项308个,结项286个;市社科研究课题立项405个,结项374个。获得省级社科优秀成果奖32个。《石家庄通史》(古代卷)、《石家庄通史》(近现代卷)、《中国共产党精神建设研究》等多部著作出版发行。
成果和人才评选有了新进展
盛世无隐者,英才尽归来。5年来,市社科联当好社科界的伯乐,评选了一批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科学的评审方法,规范评审程序,通过评奖调动社科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推动研究成果更有效地运用于党和政府决策、运用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推出了一大批科研精品,对发现人才、培养队伍,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5年来市社科联组织了三届全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共评出优秀成果 207项;组织了两届全市社会科学优秀青年专家的评选,共评出优秀青年专家17人,不断向建设高层次社科人才队伍的方向迈进。
编辑: 王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