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平山:推动经济向“绿色”转型
□本报记者 崔虹
作为省会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井陉县和平山县积极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并把生态建设理念融入到县域产业的发展和改造提升上来。探索出一条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的“绿色崛起”可持续发展之路。
井陉:让生态文化休闲旅游成主导
钙镁、煤炭是井陉县的特色主导产业,但产业化程度不高,在全国市场没有话语权。在解放思想大讨论中,井陉县提出了以工业园区为依托,实现“分散向集中、个体向集团、粗放向高端”三个转变的发展思路。
铲车、挖掘机、推土机马达轰鸣,紧张作业;一片片厂房拔地而起,一座现代化的煤炭物流产业园区正一点点从规划图上落地。这是记者在井陉县经济开发区北区宇圣能源交易中心项目施工现场看到的场景。据了解,井陉经济开发区已集聚企业43家。另外,该县还实施了翼凌风力发电定转子生产等一批超亿元新型高科技、环保型项目,为县域经济绿色转型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而且,目前,冶河生态谷百里长廊项目正有序推进,天长宋(井陉)古城等“慢镇”开发初见成效,窦王岭生态文化园对外营业,峦台垴、大青山、洞阳坡、秀林山等13个万亩生态文化产业园已具备开园条件。
“必须摒弃急功近利的传统思维模式,把生态文化休闲旅游放在县域经济的主导地位,与石市的大西柏坡战略主动对接,把生态文化休闲旅游培育成县域经济新型增长极。”在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井陉县主要领导说。
平山: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
站在河北敬业集团能源管控中心发电一车间两座高达40米的锅炉前,集团负责人胡显林介绍:“它把高炉产生的煤气变成蒸汽发电,年发电量22亿度,可以为企业节约电费开支15亿元。”
在项目建设和工业发展中,平山县设置了“绿色门槛”,严禁“两高”项目,对“两高”企业限期转型升级。目前,西柏坡新能源有限公司240万吨矿渣微粉、九源PVC手套生产线等12个续建项目已建成投产,河北敬业富余煤气预热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正在建设中;总投资106亿元的河北学旺太阳能光热发电成套设备生产基地等一大批循环经济项目正在筹备中。
西柏坡管理局党工委书记、平山县委书记李旭阳说,县委、县政府把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作为最基本、最大的民生,牢固树立“绿水青山本身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既做“减法”,又做“加法”,彻底杜绝“带毒的GDP”。“同时,继续加大核桃、食用菌等特色产业的培育力度;把农业发展与旅游业发展有机结合,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真正把平山打造成‘绿之乡’、‘水之城’。”
编辑: 孙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