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局突破思想束缚谋求教育科学发展
□本报首席记者 李云萍
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市教育局广泛动员、周密部署,边学习、边讨论、边研究、边改进,全力推动我市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特别是他们先后多次赴全国教育先进市对标学习,寻找我市教育在发展理念、发展路径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回来后仔细梳理、制定措施、条条改进,取得了明显效果,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解放思想求突破
对标学习争一流
再有几天,我市一年一度的中考即将拉开帷幕。和往年有所区别的是,今年我市中考招生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包括:自今年开始,我市中考将率先在省内实行网上报名、网上阅卷、网上填报志愿及网上录取,并在考试填报志愿时,增加平行志愿,提高了中考招生工作的透明度和科学化水平。
按照省委、市委“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的总体要求,市教育局先后赴南京、济南等全国教育先进市展开对标学习。他们不仅了解和感受到了当地教育事业取得的显著成就,还通过贴近标杆、走进标杆,初步触及到了先进背后的思想性、战略性的支撑条件,看到了我市教育在发展理念、发展路径、发展现状等方面的差距,找准了学习赶超的着力点和突破点。通过对标学习,市教育局相继启动我市教育改革措施,其中中考改革就是其中一项。
“在南京,我们看到了多年超前发展教育事业的宝贵成果;在济南,我们感受到了科学的教育理念在推进教育事业发展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回来后,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活学活用,把先进的理念和经验融入到石家庄的教育工作实践中,把对标学习和大讨论活动成果体现在加快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进程中。”市教育局负责同志对记者说。
除了中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市教育局还启动了教育设施规划建设管理地方立法工作。目前市人大已将《石家庄市教育设施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列入明年立法计划,并组织开展全市教育设施布局、建设情况摸底调研和条例起草的筹备工作。此外,经过反复论证,市教育局还确定了设立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素质教育、生命教育)实验区,同时准备利用南京市、济南市优质资源全面加强我市三支队伍建设,积极推进廉洁教育进课堂等八个对标项目。他们还在全系统开展了“我为石家庄发展献良策”和“我为石家庄教育跻身全国教育工作第一方阵献良策”征集建议活动,目前已经收到建议8000余条,经梳理汇总向市教育局解放思想大讨论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建议2000条。所有建议涉及面广,利用价值非常高。
解决突出问题
办人民满意教育
走进长安区第一幼儿园新址建设工地,在建的三层幼儿园主楼即将完工。园长方芳兴奋地告诉我们,再过几个月,孩子们就可以搬进新园了。新园可容纳幼儿数量将比旧园多160余人,而且建有一个演播大厅和地下游泳池、音乐活动室、美工室、生活体验馆、亲子活动室、舞体训练室、阅读室、感统训练室、科学探究室等九个功能室。
“原来的幼儿园只能容纳幼儿300多人,不能很好地满足周边群众的需求。而且我们的功能设置也已经不能适应当今幼儿发展的需要,亟待完善。”方芳说。
长安区第一幼儿园的旧址就在新址旁边,推开旧址幼儿园的铁门,一溜儿低矮的平房映入眼帘。尽管园内清洁整齐,教师们颇费心机地在墙体上装饰了很多活泼鲜艳的卡通图画和照片,但和新园相比,仍然感觉简陋。而且面积狭窄,不适合幼儿室外活动。“新的幼儿园主楼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占地3400平方米,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分别比旧园扩大几千平方米。孩子们将会在新园内度过三年美好的幼儿学前教育生活。”
解放思想大讨论中,市教育局深深认识到:要把解决突出问题作为对标管理的关键。他们确立了五个方面的工程,其中建设50所标准化公办幼儿园成为实施学前教育的“春蕾”工程,而长安区第一幼儿园就是50所新、改扩建幼儿园之一。
按照市教育局的规划,今年全市将在市内五区和矿区、高新区及藁城、辛集、栾城、深泽、行唐、灵寿、平山、赞皇、鹿泉9个县(市)新、改扩建50所标准化公办幼儿园,其中农村公办幼儿园30所,城市公办幼儿园20所。要求市内五区各建4所,确保一所是政府新建;矿区、高新区各新建一所政府办幼儿园。总规划建设面积10.5万平方米,规划投资1.33亿元。
项目建成后,我市50所幼儿园占地面积、园舍建筑面积、在园幼儿规模、玩教具配备等主要指标基本达到国家幼儿园建设标准和装备配备标准,可新增在园幼儿8949人,区域内“入园难”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学前一年、二年、三年毛入园率将分别达到97%、94%、88.8%。
强化创新驱动
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在翟营大街小学,47个教学班已经全部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如果某个学生因生病等原因不能到校上课,他完全可以通过家中电脑进入学校数字学习平台,了解当天数学、语文、英语等课程授课内容,所有的课件、教案均由授课教师定期更新。17日,记者走进翟营大街小学网络管理室,亲眼目睹了该校网管何伟老师对此进行的操作。据何老师讲,除了进行课堂学习外,学生们还可以进入学校“小学电子图书馆”免费阅读多种图书。
“学校数字学习平台和电子图书馆已经全部实现了班班通。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该平台进行授课。”翟营大街小学校长白树会说。
近年来,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不仅基础设施初具规模,数字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也在不断扩展。全市目前已经建成了覆盖24个县(市)区的教育城域网;接入教育网学校数额达2072所,建设了中小学计算机网络教室4978个,班班通多媒体达到12969个,教师电子备课室1310个,市内学校100%实现了“宽带网络校校通”,县(市)区接入学校占到总数70%。
在解放思想大讨论中,市教育局把加快我市教育信息化进程作为我市教育科学发展的有利措施。他们加大了信息化建设力度、深入拓展信息化应用水平,力争做成“国家数字教育资源规模化应用试点”区域里的“样板”,迈进全国教育信息化第一方阵。他们召开全市试点建设启动仪式,明确了建设目标和任务,要求各地紧密围绕试点建设实施方案。未来三年,我市将重点完成“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石家庄试点”建设工作,使全市3000余所中小学全部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工程;实施我市“教育云”基础构架建设和完成我市30万名教师学生“人人通”空间建设;推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班班通工程。“到时候,学校资源上传到市教育局资源库中,教育局负责定期维护和更新,实现全市学校资源的共享。”市教育局党办室主任卢丽华说。
编辑: 王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