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女孩张珊珊为嘉兴女童捐献“救命血”

石家庄新闻网 时间: 2013-06-19 09:36:34 来源: 石家庄新闻网

“二次捐献”让众人为之感动

 

图为张珊珊躺在病床上,采集淋巴细胞。本报记者 张晓峰 摄

■本报记者 齐广君

昨日中午,看着自己155毫升淋巴细胞缓缓流进采集袋里,张珊珊略显苍白的脸上露出了浅浅的微笑。

去年的这个时候,这位90后女孩得知浙江嘉兴一位小姑娘罹患白血病受到死亡威胁时,她瞒着家人、老师,将203克造血干细胞捐献给了对方。

现在,当张珊珊听到嘉兴的那位小姑娘病情恶化,急需“救命血”时,她再次来到医院,为对方捐献出155毫升淋巴细胞。

4个小时 155毫升淋巴细胞流进采集袋

8时许,张珊珊躺在了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血液采集室的病床上。测量血压、检查血样……半个小时的准备工作完成后,两根软管分别插在了珊珊的左右臂弯处。

殷红的血液从珊珊右臂的软管中缓缓流出,经过一个“密密麻麻都是按钮和红灯”的仪器,分离出的淋巴细胞一滴滴流进采集袋。“滤去精华”的血浆则继续前行,从另一根软管流出,由左臂输回体内。输出、分离、回输……随着血液周而复始地循环,分离的淋巴细胞一点点增多,采集袋也开始渐渐变得鼓胀起来。

一般人采集155毫升的淋巴细胞,大概需要2个小时,但由于珊珊的血管比较细、身体也比较瘦弱,采集的时间要延长一个小时。医生介绍说,整个过程,珊珊的血液通过专业仪器要循环7500毫升,相当于珊珊全身的血液要循环两次。

12时16分,整个淋巴细胞采集过程结束。医生在采血袋上写明采集信息,将装箱的淋巴细胞移交给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人员。随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工作人员带着这“救命血”,由石家庄国际机场向上海飞去。

23岁生日 张珊珊签下“二次捐献”书

在张珊珊所在的采集室内,石家庄市红十字会业务处的张忠桥守候在一旁。张忠桥告诉记者,5月28日上午,他接到了中华造血干细胞捐献资料库河北管理中心的电话,对方说:“浙江嘉兴的那位小姑娘目前病情有所恶化,需要一些淋巴细胞,让问下张珊珊,是否愿意捐献出一些淋巴细胞。”张忠桥说,他立即开始征求张珊珊的意愿,没想到她很爽快地答应了。

随后,张珊珊到省人民医院做了体检,得知身体情况符合后,正式进入“二次捐献”的程序。6月17日,是张珊珊23岁的生日,她在二次捐献同意书上,郑重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网友赞誉 奉献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张珊珊,你是我们的骄傲,全校师生对你表示支持。你的师弟和师妹们纷纷表示,要以你为榜样,做一名对社会有意义的人!”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是张珊珊的母校,师生们手捧鲜花来到病房探望。

张珊珊所在的单位是中国移动石家庄分公司,柴晓冰代表公司来到病床前问候。柴晓冰说,张珊珊的大爱之举是一种榜样,每一个人都应该向她学习。

还有,不少网友也纷纷对张珊珊的善举表示称赞。网友“陌生的夜”说:“珊珊学姐,你这种乐于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网友“菩提无树”说:“珊珊,你的事迹感动了政法校园,感动了省会人民,我们会一直支持你!”

希望小姑娘早日康复

记者对话张珊珊

记者:你是哪天知道嘉兴女童病情恶化的?

珊珊:我是5月28日接到石家庄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电话中,工作人员告诉我,嘉兴的那名小姑娘病情恶化,需要一些淋巴细胞,问我是否愿意捐献。我简单考虑了一下,便决定捐献淋巴细胞帮助对方。

记者:对于“二次捐献”你害怕吗?

珊珊:说不怕那是不可能的,作为一名正常人来说,我肯定有些疑虑,不过,害怕对于帮助对方渡过“生命难关”来讲,那是微不足道的。

记者:你的家里人知道你“二次捐献”吗?

珊珊:目前还不知道,不过,我的父母亲就算知道了,也会支持我的。我不想过早告诉他们的原因是,担心父母亲牵挂和担心。其实,在去年我第一次捐献骨髓时,父亲就说我做得对。

记者:有不少网友对你的行为表示支持,并希望你身体安康。

珊珊:在此,向那些支持我的人表示感谢,同时,也希望远方的那位不知名的小姑娘能很快康复。

相关链接

张忠桥介绍说,目前,中华造血干细胞捐献资料库有160多万名志愿捐献者,这对于全国的400多万白血病患者来说,供需还有一定的差距。在此,呼吁更多的人能加入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行列。

张忠桥说,我市有34000余名志愿捐献者,约占全省志愿捐献者总数的三分之一。目前,已经成功完成了27例造血干细胞配对移植,而张珊珊是我市第5名“二次捐献”者,她是省会“90后”首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编辑: 王仲平

相关文章
已有0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石家庄日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法律顾问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