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城区可谓寸土寸金,如何让有限的土地,发挥出更大的作用?长安区、裕华区在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进一步创新思维和理念,拿起现代服务业的“金钥匙”,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发展路径。
□本报记者 焦莉莉
长安区
腾笼换鸟重建“聚宝盆”
因为工业发达,长安区一直是全市的财税重地。然而,随着华药集团、常山集团等大型工业企业的搬迁,今天的长安区也告别了睡在“聚宝盆”上的生活,从熟悉的工业重地转战到现代服务业高地上。
长安区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首先从“短板”入手,以“补课”的姿态,通过工业退二进三和老旧小区、城中村改造,大力引进服务业项目,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目前,长安区以商贸服务业大项目为发展核心,精心谋划的项目达51个,培育电子信息、软件外包、生产型服务业等楼宇经济,实现了企业转型与区域经济发展双赢。
在旧城及城中村改造项目中,长安区加大商业面积的建设占比,在主城区重点发展总部经济与商务楼宇经济。总投资60亿元的瑞城项目,引进了台湾润泰集团的大润发超市、法国迪卡侬集团的迪卡侬体育用品概念商场。
在谈固西街和中山路交叉口,一年多前,这里还是一片危楼;而现在,东胜商业广场的新楼宇已经拔地而起。该项目占地36亩,分为住宅和商业两部分。目前,商业部分已经开始招商,建成后,将成为集百货、超市、酒店、5A级写字楼于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这里将与其西面的老建华商场相呼应,形成省会新的商圈。据了解,目前该区正在建设的重大服务业项目达到了14个,总投资为749.54亿元。
除了“补课”,该区还超前谋划,瞄准新的经济增长点,引进高端服务业项目,以“无中生有”的智慧打造发展新优势。在位于体育大街以东、中山东路以北、石黄高速以南的扇形区域内,吸引了一大批重点项目落户,形成东北部产业带,聚集了多个建设规模大、商业面积占比高的大项目。
位于体育大街以西,石太高速以北,太平河以南的区域内,我市的第一个滨水综合体——红星世界湾正在崛起。这个占地250万平方米的世界湾项目,包括了欢乐谷、室内嘉年华、奥特莱斯步行街等项目。以世界湾为纽带,该区域还将崛起一批现代服务业项目。一个功能更全、特点更新的服务业黄金板块将崛起于市区东北部,并将市区与正定新区有机对接到一起。
裕华区
谱写服务业发展新篇章
商业是裕华区传统优势产业,经过近几年的培育,怀特商圈、万达商圈、联邦商圈已具备一定的影响力,但随着省会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以商业、餐饮为主的传统服务业发展遇到“瓶颈”。为此,裕华区集民策、汇民智,将发展现代高端服务业确定为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举措,加大力度推动服务业提档升级。
为打造现代高端服务业聚集区,裕华区拉开了“三圈三区”的产业布局框架,即:怀特商圈、万达商圈、联邦商圈和裕东现代国际商务区、方北高端商务区、南部现代服务产业园区。
以槐安路和体育大街“十字”走廊为核心的怀特商圈,目前商业面积已达200万平方米,总投资120亿元,形成了省会东南投资最活跃、回报率最高的商业中心。今年,总投资37亿元的怀特商业综合体、五星大酒店、金融大厦、文化大厦等高端服务业项目将陆续开工建设,这些项目建成后,怀特商圈将形成集休闲、娱乐、购物、文化、金融、商务等为一体的综合高端商业中心,发展态势将更加强劲。
据裕华区商务局局长郝永志介绍,裕华东路高端商务区以总部经济和高端商务楼宇进行聚集,东起东二环,西到富强大街沿线分布了20多座高端商务楼宇;裕东国际商务区以文化创意、科技研发和电子商务为主要业态进行聚集;南部现代服务产业园区以都市工业、科技创新和现代物流业态聚集。
记者在《裕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图》上看到,“产业聚集楼”、“品牌精品楼”、“税收千万元楼”星罗棋布。在打造“三圈三区”商业格局的同时,裕华区还以主街主路和重点商务楼宇为核心,加大商住楼、商务楼、写字楼建设力度,构筑楼宇经济发展载体,培育一批以科技研发、文化创意、金融保险、电子商务为主的“产业聚集楼”和“品牌精品楼”,推进新兴服务业向楼宇集中,促进城区经济向空间发展。
据统计,今年该区共有重点商务楼宇项目44个,含57栋单体楼座,总建筑面积247.99万平方米。截至目前,税收贡献达到千万元以上的商务楼宇9座,其中河北农信大厦的年纳税额约1.7亿元。下一步,该区计划再培育3个税收“亿元楼宇”和10个税收千万元楼宇,以奏响高端服务业发展的新乐章。
编辑: 王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