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州市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转型升级、跨越赶超的重要支撑,依托现有产业基础,科学谋划转型发展新思路,实现了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双提升”。
引进一家企业,整合并购一大传统产业,问鼎行业巅峰
借力名企,培育龙头,传统产业有中生新
晋州市现有工业企业3410家,工业门类50多个,形成了纺织、装备制造、化工、建材、农产品加工五大主导产业。但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缺乏立市的大企业,同质化现象突出,对此晋州市对传统产业采取“有中生新”,坚持招大引强,培育壮大具有支撑和引领带动作用的重点项目、龙头企业,提升传统产业档次和水平。装饰建材业确立“借力高端、整体提升、集团发展”的思路,依托世界500强央企北新集团,采取兼并重组、项目引领的方式,对建材产业进行整体改造。由北新集团投资56亿元,利用3年时间,逐步淘汰现有168家传统建材工厂,建设“企办公助”式研发公共服务平台,打造高效清洁新型建材生产基地,在促进建材产业升级、做大做强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矿棉板生产基地,成功探索出“引进一家企业,整合并购一大传统产业,问鼎行业巅峰”的产业转型发展模式。纺织业重点引进了总投资27亿元的河北新大东纺织服装、雪洋纺织、世奥纺织等一批应用先进设备和技术的纺织项目,目前这些项目都已开工建设。装备制造业重点抓好安达汽车燃油管、飞达工器具等技改项目,实现原有产业与新兴产业并进,向行业制高点“对标”。农产品加工业积极推进香港区泰记果蔬种植加工、群强浓缩梨汁、沃尔旺饮品等一批农业龙头项目建设,在年内建成投产,助推产业向高端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
安排专项扶持奖励资金,引进高端创业人才、创业团队和安全环保、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项目
创新驱动,招才引智,高新产业无中生有
积极实施“晋州英才”计划、“民营企业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研发中心”的扶持政策,晋州市财政每年安排600多万元专项资金,对在企业或科研机构核心技术岗位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实施对标和建立技术创新平台的企业给予支持奖励,引进一批高端创业人才、创业团队和一批安全环保、高科技、高附加值的项目,提升该市产业发展档次。先后引进李玮、尚慕宏2名河北省“百人计划”创新创业人才,他们创办的博伦特药业已有6项产品填补世界空白、27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4月底,博伦特药业将与清华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专家在晋州举办“生物和化学制药技术国际产学研合作交流研讨会”,双方将在生物技术应用、新药研制开发方面展开广泛合作,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迈出新的一步。拥有世界领先地源热泵技术的博纳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了博士后流动站,将吸引更多高端人才落户晋州。新引进的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首安工业消防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建设世界先进水平的大型自动灭火产品项目,成为该市高新技术行业的又一亮点。
制定出台新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考核奖惩办法,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保障
多措并举,强化服务,发展环境持续改善
为确保项目建设快速发展,晋州市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加大招商引资奖励力度。借鉴山东滕州先进经验,制定出台了新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考核奖惩办法,将招商引资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人员,年底实行重奖重罚,在全市上下形成了争上项目、上大项目的浓厚氛围。年内引进50亿元以上项目1个、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以上。强力推进园区建设。依托纺织工业园、晋州经济开发区两个省级园区,对标省内一流的工业园区,着力在园区提档升级、提高承载力上下功夫。今年计划投资2.5亿元,用于园区路、电、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实行“飞地”政策,没有园区的乡镇引进的大项目摆放在晋州经济开发区和纺织工业园,按照谁引进、谁受益的原则,进行税收分成和经济指标统计,调动各级各部门招商引资上项目的积极性。强化重点项目主要领导分包责任制,每周一协调,一月一调度,一季度一通报,确保每个项目顺利推进,早日竣工达效。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为实现项目突破、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保障。
□张英立 孙晓波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