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县98个重点村面貌改造提升初见成效
本报讯(记者 郑亚丛 通讯员 朱涛)泥泞坑洼的土路变成了平坦的水泥马路;街道的垃圾堆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绿树成荫、花朵飘香的绿化带;新建的广场上,欢快的健身舞跳起来……随着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全面推进,赵县98个重点村初见成效,一幅幅田园乡村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向脏乱差宣战,让农民乐享现代文明生活。该县把实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作为大事来抓,建立了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抓块、职能部门抓线、县直工作队包村“四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县直部门与示范村和重点村结成帮扶对子,并派工作组入驻包村,开展物资、技术、规划、政策等帮扶。
按照面上整体推进、重点区域率先突破的路径,结合各村经济水平、地理位置等现状,赵县将基层建设年活动重点帮扶村、幸福乡村示范村及环县城、环景点周边和沿308国道两侧、沿高速两侧等重点区域98个村列为重点村,每个乡镇、办事处建设5个以上高标准县级样板村,示范引导全县农村面貌的改造提升。并对迎恩铺、瓜家庄等10个重点村进行重点打造,高标准绿化、美化、优化,建成一道风光靓丽的“乡村走廊”。
出县城南门,崭新的瓜家庄村标志性牌坊映入眼帘,一条宽敞整洁的水泥马路贯通全村,街道两侧刚铺上了便道砖。“雨天两腿泥的生活成历史了。现在,不仅街道硬化了,家家户户铺设了污水管道,学校还开通了远程教育,梦寐以求的生活成了现实。”村民张立中感慨道。不仅县、乡有总体规划,各村庄也编制了规划,对道路、垃圾处理、民居改造等统筹安排,做好与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等相关规划的协调衔接。
“如今路顺了,灯亮了,农家书屋书多了,城里有啥咱有啥,日子不比城里差。”谈起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豆腐庄村党支部书记王京贤赞不绝口。自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开展以来,该村大力实施环境整治、生态建设等工程,让村民切身感受到了身边的变化,激发了大家的参与热情。目前,该村铺设便道砖3000平方米,铺设污水管道2700米,粉刷墙体19000平方米等,下一步将种植50亩的核桃园,加快打造“环境整洁、设施配套、田园风光、舒适宜居”的美丽乡村。
编辑: 王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