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调研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时强调
以创新驱动增创发展优势
本报讯 (首席记者 刘 娴) 昨天上午,市长王亮调研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时强调,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推进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坚定不移地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统筹抓好工业转型升级和环境治理,用科技力量支撑转型升级,以创新驱动增创发展优势,赢得先机、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王亮首先来到位于高新区西区的金石工业园,实地考察了依托河北贝特塞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组建的河北省干细胞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该中心承担2项国家863计划专项、获9项自主知识产权给予充分肯定。河北汉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我省认定的首批软件企业,王亮认真了解企业研发的8大系列56种产品的市场前景,鼓励企业做大做强。随后,王亮又来到坐落于鹿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科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和河北普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下车间进班组,仔细询问企业生产经营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情况,并嘱咐相关部门一定要全力支持企业的发展。
调研中,王亮主持召开座谈会,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第五十四研究所等企业就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面对面交流,倾听企业家的意见和建议,真心实意上门为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王亮指出,当前,我市转型升级正处在过坎爬坡的关键阶段,调整结构必须坚定不移,不调整没有出路。与此同时,大气污染治理任务十分艰巨,解决大气污染,必须要坚持“有中生新”、“无中生有”,一方面,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通过加强升级改造,加强产品创新,加快解决环保问题;另一方面大力培育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依靠创新驱动转型升级,这是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也是刻不容缓的。
王亮强调,我市拥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其发展潜力很大,市场前景看好。如何使“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需要政府各部门高度重视、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需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从全市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研究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为此,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研究宏观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强化科技成果产业化,进一步完善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机制,加速企业科技平台建设,培育更多具有良好成长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作为企业,要发挥好企业主体作用,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研发能力、开拓市场能力、融资能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先进生产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编辑: 王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