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城市总体规划明确北跨发展策略
“一河两岸三组团”布局结构确定
打造“西山、北水、绿环、绿廊”生态格局
“你看,电视塔在那儿,换个角度看,石家庄还真的挺漂亮”。昨日,市民在西山森林公园观景台上遥望省会,惊喜之情溢于言表。
西山森林公园经过3年的建设,目前已进入收尾阶段,国庆节期间正式开放。公园北靠郁郁森林,市民可以在这里东望繁华省会,西看莽莽太行,南观龙泉古刹,享受游憩休闲时光。本报记者 董永博 摄
我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日前获国务院批准,到2020年,石家庄中心城区城市人口控制在30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287平方公里以内。规划方案明确了北跨发展策略,确定了“一河两岸三组团”布局结构,将通过在都市区打造“西山、北水、绿环、绿廊”的生态格局,在中心城区增添绿地系统等措施,进一步加快城市生态环境建设。
□本报记者 宋 钧
未来十年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刚刚批复的我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是建国以来我市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将成为我市城市发展史上的重要的一个里程碑。国务院的批复既对我市发展和建设思路进行了肯定,又站在国家层面为实现城市长远可持续发展,对我市建设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市城乡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根据批复,我市将按照合理布局、集约发展的原则,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功能,逐步把省会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
我市将在《总体规划》确定的2657平方公里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加强城中村和城乡接合部整治和改造,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应统筹考虑为周边农村服务。将根据市域内不同地区的条件,重点发展县城和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优化村镇布局,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三个带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根据市域地理特征,我市将按照“中部率先隆起,东部整体突破,西部加快发展”的区域发展战略,以“三个带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一是城镇带动,规划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组团城市、县城为重点,中心镇和一般镇为节点,辐射广大农村地区的网络状城镇体系,并把县城作为推进城乡统筹的核心抓手;二是产业带动,规划提出了“产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镇集中,市域建设22个产业园区,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三是基础设施带动,重点是构成“一环八射”高速公路网络,形成中心城区与市域各县(市)城区的1小时交通圈。同时完善市域公路和公交网络,实现公路、公交全覆盖。
确定“一河两岸三组团”城市布局
未来十年,我市增加了都市区规划层次,明确了北跨发展策略,确定了“一河两岸三组团”组团式布局结构。“一河”,即滹沱河;“两岸”,指滹沱河南岸的老城区和东部产业区,以及滹沱河北岸的正定古城和正定新区;“三组团”,则是指围绕在我市周边的鹿泉市、栾城县和藁城市。近期中心城区(不含正定、鹿泉、栾城、藁城),规划建设用地规模287平方公里,远景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50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正定组团)。
“这样,既避免了城市摊大饼的发展模式带来的城市问题,又解决了市区面积小、发展空间受限的矛盾。”市城乡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按照“一河两岸”的布局,规划方案进一步强调了正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正定新区建设的互动发展,明确了滹沱河滨河岸线利用与控制。在日前召开的市城乡规划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通过了“利用三年时间恢复正定古城‘千年古郡、北方雄镇’的历史风貌格局的”规划方案,将对正定实施恢复古城墙、复建阳和楼、改造治理周汉河等工程,同时对古城人口向外疏解,加强古城与新区之间交通及景观的联系。
优化格局推进都市生态环境建设
在大气环境污染防治方面,体现在城市用地布局上,首先是城市结构,“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模式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因此,“一河两岸三组团”组团式结构可以有效减缓空气污染;其次,在中心城区与组团城市之间控制一定宽度的生态区,有效降低污染的浓度;第三,沿京港澳高速、308国道、裕翔街、建设南大街等楔形绿地建设,可以形成由郊区向城市腹地输送新鲜空气的通道,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方面,规划在市域范围内划定了“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切实保护生态敏感资源;重点推进西部太行山生态绿色屏障区、都市区和东部平原地区生态恢复与治理,沿滹沱河、磁河、郜河、沙河两侧建设林带,“三区、四带”的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在都市区提出了“西山、北水、绿环、绿廊”的生态格局,建设400平方公里西部山前生态休闲带、实施“一河两环”水景工程、330平方公里环城生态协调区、8条生态廊道等,有效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在中心城区,确定了“500米见园、300米见绿”的绿地系统布局原则和人均12平方米公园绿地的目标,体现了绿地的生态与游憩功能。
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区用地结构
规划进一步完善了文化、体育、医疗等社会公共服务功能,将建设一个省级文化中心、一个市级文化中心、五个区级文化中心、一个市级体育中心、两个区级体育中心、市级综合医院六所、各类专科医院十所等。
此外,我市将加快完善商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一个城市中心,两个副中心,八个片区中心,52个居住区级中心。通过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安全设施建设,提高了城市承载能力和城市安全保障能力。
编辑: 王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