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新观感(下)
□本报记者 岳金宏 侯天仪
我市自开展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活动以来,不断加强政府主导,村民主体地位得以彰显,全社会参与热情被激活。如今,咱农村环境变化大不大?那些常年在外的家乡人,走南闯北的投资客,最有发言权。
变化带来“投资热”
“前几天我坐高铁路过石家庄,看到两边绿树掩映下的一座座村庄干净整洁,让人眼前一亮。随即我就决定到这来看看,有没有适合投资的地方。”广东龙树门业总经理邓树生感慨地说。
日前,邓树生来到了正定县新安镇,他找到镇党委书记宫世友说明了来意。“我决定到这里来投资置业有两点原因,一是这里的区位优势好,离北京很近,高铁、高速都方便;另外,这里的环境好。各个村庄的面貌整洁优美、规划有序,让人觉得舒心。”
像邓树生一样,杨春芳是来自四川成都的客商。经常往返于北京、成都的她对石家庄的变化很有感触。“以前坐火车的时候基本很少往外看,因为我觉得没景又没人。现在可不同了,沿线经过的这些村庄,有的是红瓦白墙典型的北方特色,有的是灰瓦白墙像江南的小村庄,真是越看越有意思。”有了对这个城市的特殊认识,杨春芳也萌生了在这里投资的心思。
“投资环境很重要,我看到石家庄这一年的变化,也有信心在这里展开事业的蓝图。”经过多方考擦,她最后选定在行唐经济开发区投资。
张恒斌在元氏县殷村镇参与北沙河改造工作,因为河道紧邻南吴会村,他亲眼目睹着这个小村庄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在张恒斌印象里,以前不论晴天下雨,南吴会村的路面始终是泥泞的。“村民们的生活污水都是往街道上泼,几十年来都是这种生活习惯。”随着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活动的推进,张恒斌看到村里建起了文化广场,路面也宽敞整洁了,往日灰秃秃的小村庄变成了美丽乡村。
看到如今的美丽乡村,张恒斌和他的河北保艾尔房地产开发公司决定在村里投资项目,建设一个集采摘、观光、种植、旅游于一体的高科技生态园。“可以说,村子发生的巨变给了我们很大的投资信心。”据了解,目前高科技生态园正在进行园区周边绿化,主体项目也将很快动工建设。
认不出的“家乡美”
“我们村紧邻高铁车站,有时候出差,同事问这是什么村呀?大牌坊、灰瓦白墙,看起来就像江南小镇。这时候,我都会自豪地告诉他们这是我的家乡。”说起正定县合家庄村的变化,在外工作的朱钦很是骄傲。
朱钦告诉记者,以前村里环境可以用脏乱差来形容,村民没有自觉意识,垃圾随手就丢。“今年7月份回家,突然发现村里变样了。嫂子告诉我,现在正进行村容村貌改造提升,不但村里道路硬化了,还设置垃圾清运点,有专人负责村里卫生。”
十一长假,在烟台上大学的纪亚翠回到老家藁城市西关镇金庄村,几个月没有回来的她,不敢相信眼前这个环境整洁的美丽乡村就是自己的家乡。“各家各户都改了厕,村里还建了污水处理厂,咱村里生活环境一点不比城里差。”谈到家乡的最大变化,纪亚翠觉得硬化、绿化后,走在街上有置身城市的感觉。她还惊喜地发现,以前乡亲们随手乱丢垃圾的现象不见了,主动清扫垃圾的行动增多了。一大早,临街户韩新疆就拿起扫帚将房前屋后的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他对纪亚翠说,“村里给创造了这么好的环境,大家伙都想把它维持住,谁也不忍心破坏。”
农村面貌的改造提升给了纪亚翠很大触动。她激动地说:“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向往大城市的繁华,看到村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使我坚定了大学毕业后回家乡创业的信念,而且我相信农村广阔的天地将为年轻人提供更多机会”。栾城北浪头村村民魏俊太也觉得,村里变了大样子。他自从搬到石家庄市区住,有半年没回来过。如今看到大街小巷都安上了路灯,他深有感触地说:“原来俺们晚上走道都要搭着肩膀,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扭了脚。”邻居告诉他,村里还进行了自来水改造,可以实现每天24小时供水。“我刚才给儿子打电话,打算先不回城里。这里有熟悉的环境,也有老弟兄们,而且现在环境美、空气好,比城里住着舒心。”
道不尽的“淘金忙”
随着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实施,一个个重点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让人们在享受亮丽环境的同时,还方便了周边的群众到这里淘金,到这些村里做小买卖的人明显多起来。
记者到栾城县窦妪镇南赵台村时,这里刚刚结束一天的集市,邻村的杨素计大姐正在收拾自己的鞋摊。她在南赵台村集上摆了十几年的摊儿,对这里的变化深有感触。她指着现在的摊位告诉记者,“现在我摆摊的位置,以前都是坑坑洼洼的,只要一下雨,这摊子就不能摆了,我也只能在家歇着。”
杨素计清楚地记得,有一年冬天她撤摊较晚,趁着夜色出村,一不小心就栽在坑里翻了车,还伤得不轻。“你看现在这路面硬化得多好,电动车在上面跑快点也没事。”
新乐菜农王清每年大白菜收获季节都会到正定县合家庄村几趟,该村今年的变化让他大吃一惊。“真是一天一个样,半个月前我来这卖菜的时候,还没有见到这个小广场呢。”
王清觉得农村变化让外来做生意的受益颇丰。他高兴地说,“原来这路连车都错不开,遍地垃圾也没人清理。我这次来合家庄之前还琢磨,就在村口张罗算了。没想到,村里的路不但硬化、加宽了,村里还增设了卖菜的位置。现在俺们卖的方便,村民买也方便。”
王清介绍,以前卖菜的时候,烂菜叶、菜帮子都随地一扔。“村里这么干净,俺们也不好意思这么干了。现在烂菜叶都拾掇到垃圾袋,最后卖完一起扔到垃圾池。好的环境要大家一起维护!”
编辑: 王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