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丽强)记者昨天从市爱卫会获悉,今年全市卫生村创建活动成效显著,一大批村庄达到了市级卫生村标准。市爱卫会经过考核验收,决定命名新华区陈村等147个村为“石家庄市卫生村”。
今年以来,我市加大城乡基础卫生设施投入和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取得了明显效果。农民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治、环境保护、除害灭病等工作持续加强。市爱卫会根据《石家庄市卫生村考核命名和监督管理办法》,在各县(市)区自查申报的基础上,对各申报单位进行了考核验收,决定命名新华区陈村等147个村为“石家庄市卫生村”。此次命名的卫生村涉及16个农村县(市)、新华区和矿区,其中赞皇县有11个村入选,数量位居各县(市)区之首。
按照市爱卫会制定的《石家庄市卫生村标准》,市级卫生村应当在组织管理、宣传教育、环境卫生、改水改厕、传染病防控和环保等方面达到相关要求。主要包括:村民对卫生状况满意率不低于80%;有卫生保洁人员,清扫保洁到位;垃圾定时定点收集,密闭运输。主次道路清洁,无污水坑和露天粪坑,家畜家禽实行圈养。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0%,饮用水合格率达到90%,卫生户厕普及率不低于70%,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不低于50%。“四害”密度较低,有标准化村卫生室,近两(三)年来村内未发生传染病暴发疫情和食物中毒事件。
编辑: 王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