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身边的感动之二十二

段荣会与师生们一起高唱《学习雷锋好榜样》,他将传播雷锋精神当做了自己人生的目标。

1976年6月1日,段荣会在山海关兴隆小学为小学生讲《雷锋日记》。 (资料照片)

在桥东区义东小区青年志愿服务基地,段荣会为志愿者讲述雷锋的事迹。

不管风吹日晒,段荣会经常骑着自行车,四处奔波,为群众举办学习雷锋精神讲座。

段荣会为驻石部队官兵讲述雷锋的事迹。

在段荣会的帮助和联系下,我市槐北路小学与邯郸市雷锋小学结成手拉手学校,携手传播雷锋精神。

来“红色家庭传承站”参观学习的群众络绎不绝。

段荣会讲的雷锋故事让幼儿园的孩子们听得入了迷。
本报记者 张 震 摄影报道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嘹亮的歌声在省会宁源小学的校园内回荡,千余名师生在一位老人有力的手势指挥下,高唱《学习雷锋好榜样》。这位老人就是50年来一直孜孜不倦地传播雷锋精神、红色文化和革命历史的段荣会。3月5日,68岁的段荣会带着他收藏的雷锋的照片、报纸、书籍来到宁源小学,宣传雷锋精神,对师生们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就是这样一位平凡的老人,从身边的点滴做起,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雷锋精神。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同志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雷锋日记》风靡全国,当时段荣会每天摘抄报纸上刊登的《雷锋日记》,并对照自己当天的言行进行学习总结,开始每天写一篇日记。他下定决心,要像雷锋一样坚持写日记,并向雷锋那样去帮助别人。1964年12月,段荣会参军到了山海关。从此在军营里摸爬滚打了17年。他在完成部队军政任务的同时,时刻不忘学雷锋做好事,在做好事之余,他还担任了驻地多所中小学的校外辅导员,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为孩子们宣讲雷锋事迹和倡导学雷锋活动,被誉为“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楷模”,多次被评为“学雷锋标兵”、“学雷锋校外优秀辅导员”。转业到地方工作后,段荣会感觉到随着时代的发展,学习雷锋精神的意义更加重大。他把自己在邯郸党校的办公室变成了“学雷锋活动室”,展出自己收藏的各种与雷锋同志有关的书籍和材料;他还把自己多年来学雷锋活动记的日记、照片等物品整理后参加了社区组织开展的学习型家庭成果展,前来参观学习的居民、学生络绎不绝,使大家受到学雷锋、树新风、做奉献的教育。他长期担任邯郸市30多所中小学校校外辅导员,经常深入厂矿、学校、社区等地为干部群众义务作报告。段荣会先后拿出3万余元用于扶贫济困、资助失学儿童。此外,他还多次挺身而出,勇斗歹徒,被公安部授予三等功。
因为子女调动工作的原因,2010年段荣会来到石家庄居住,传播雷锋精神仍然是他重要的生活内容之一。段荣会说:“我到石家庄的第一件事,就是找附近的学校、部队、社区,作调查、作报告。没事时,就到附近公园广场转转,捡起市民丢弃在地上的垃圾,纠正不文明行为。”因为段荣会收集的红色资料很多,外出宣讲携带不方便,就萌生了创办宣传雷锋精神基地的想法,经过与家人商议,他就在世纪花园的家中,摆上了自己动手制作的10余块有关雷锋事迹展牌和100余份收集的雷锋照片、报纸、书籍材料,此外还有他从1963年3月至今撰写的40多本学雷锋日记,就这样“红色家庭传承站”成立了。该站成立后,前来参观的省会大中专院校、中小学的学生和市民络绎不绝。
目前,段荣会老人已经是100余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或名誉校长,50年来在学校、军营、机关、企业、社区等地,举办了各类雷锋精神讲座、主题队会等1500多场。2010年获得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12年,获得河北省优秀志愿者和河北省少先队工作突出贡献奖。
编辑: 王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