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面上河道里的垃圾都清理了,桥面也冲洗干净
■桥面冲洗一新。
■20多年前,村民都喜欢到桥上拍照。
■桥栏板浮雕里藏着故事。
■三孔石桥露出真容。
《垃圾掩埋明代膏粱桥,网友发帖救救它吧》报道追踪
时间:昨日14时许
地点:鹿泉市寺家庄镇高迁村
事件:高迁村的膏粱桥建于明代,造型精美,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因处于“三不管”地带,桥面被垃圾覆盖。1月28日,本报报道后,当地政府组织人员清理了垃圾,古桥重现昔日风采。
□文/本报记者 孟醒石 通讯员 钱旭东 张瑞虹
图/本报记者 张海强
3月10日晚,有网友在新浪微博报料说,继春节前寺家庄镇政府组织人员清理了桥面上的生活垃圾之后,现在又开始清理洨河河道里的生活垃圾,干得热火朝天。@小麦撒野等网友评论说:“提升农村面貌,改善两个环境,从膏粱桥开始。”“亡羊补牢未为晚也。”
昨日14时许,记者在高迁村看到,原先堆满生活垃圾的桥面,已经变得整洁干净,正有人用清水洗刷桥面,古桥又焕发光彩。石桥栏板上的浮雕戏曲故事、民间传说也清晰可见。河道里,一台挖掘机正在清理垃圾。原先将三孔桥洞全部掩埋的垃圾也不见了,3米多高的膏粱桥全部露了出来,古桥显现出昔日风采。
据寺家庄镇政府工作人员介绍,1月28日本报报道后,河北省文物局、鹿泉市政府非常重视,责成当地组织人员在春节前先清理了桥面上的生活垃圾。3月5日,又开始清理河道内的垃圾,把河道恢复到原来的宽度,再把竖坡加固一下。“现在已经清理得差不多了,还有一天就能将垃圾清理完毕。”工作人员说,整个过程都由鹿泉市文物保管所的专业人员在现场指导,以免清理工作对文物造成伤害。
记者问:“能不能像村民希望的那样,把这里规划成小公园,改善环境、保护文物。”这位工作人员说:“那是以后的事了,我们先把垃圾清理干净了再说。”
一位村民说:“这几天来,施工人员清运走了上百车垃圾,周边也要建生活垃圾清运点,将来我们再也不会往桥周围倒垃圾了。”
随后,施工人员发现,掩埋在泥土中的三孔桥洞之间的两个石头基座,竟然是都是乌龟的造型。乌龟的头朝着北边河道,尾巴朝着南边河道,因造型精美,又埋在泥土中,不好挖,怕破坏了,就决定保持原状。
对此,鹿泉市文保所所长张亚昆介绍,这种驮着石桥的石龟名叫“桥赑屃”,是镇桥之瑞兽,也是石桥本身的构件,“高迁村上了年纪的村民都知道,桥下面压着两只大乌龟。”
古桥又现昔日风采,也引起很多村民围观,大家都非常高兴。70岁的杜大妈还拿出两张20多年以前拍的照片,其中一张是她靠着桥栏杆、扶着石狮子,可如今那个石狮子已经不在了。另一张是她抱着小外甥女,背景中的桥栏杆上的石狮子是完整的,现在却缺了一条腿。杜大妈还拿出一本村志来,指着上面诗文给记者看,向大家讲述保护文物的重要性,希望大家珍惜文物,为子孙后代留下文化根脉。
“诚然国际”杯《新春故事汇》
专题影赛评选揭晓
由本报与新华区南高基大自然花木场共同举办的“诚然国际”杯《新春故事汇》专题摄影比赛,已于3月10日评选揭晓,获奖名单如下:
一等奖:《节日里的坚守》 作者:水清天蓝
二等奖:《家庭闹新春》 作者:太行君子
《全家福摄影到农家》 作者:王会萍
《哥哥回家过年》 作者:冯晓莉
三等奖:《老年公寓年味浓》 作者:李存福
《舞出精气神》 作者:幽兰阁
《探望孤寡老人》 作者:魏富平
《你最美》 作者:张平
《书写》 作者:李军
优秀奖:王金良 李建民 潘选举 白刚 刘晓辉 李萍 马英峰 东丽 于利 华英
以上获奖者请于3月12日起,持有效证件到中山东路313号新闻大厦1513室燕赵晚报摄影部领取奖品。联系电话:0311—88629178。
编辑: 孙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