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各级党委纪委认真落实“两个责任”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本报讯 (记者 王 更 通讯员 马 进 秘辰龙) 今年3月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刘明轩集体约谈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一把手”和纪委书记以来,全市形成党委高度重视,各级纪委加快“三转”步伐,更加聚焦主责主业的新局面,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新进展。
全市各级党委落实主体责任的行动更加自觉。对今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摆在突出位置,认真研究部署,进一步深化细化落实措施,层层签订责任书,传导压力和责任。将去年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惩防体系建设情况与社会经济发展工作一同考核,更好地发挥导向作用。市委专题研究学习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和省委实施办法,组织专门力量研究制定本市具体实施细则,并将工作目标任务责任细化分解到牵头领导、责任部门和具体单位,建立工作台账,定期督导检查,并要求各县(市)、区委和市直各部门党委研究制定具体落实措施。各级党委积极开展行政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工作,联系实际查找廉政风险点,并进行了廉政风险等级划分,制定了风险预警防范措施。针对“一把手”权力不易监督的问题,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瑞彬责成市纪委围绕“人、财、物”管理问题,研究制定规范“一把手”权力的监督措施,在敏感和关注的环节作出具体规定。市委和市纪委充分利用反面典型教育警示党员干部,今年以来,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级党委连续组织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片,用反面典型的现身说法教育干部,汲取教训,警钟长鸣。市委和各县(市)、区委亮明态度,在机构调整、编制使用、干部配备等方面,积极支持纪检监察机关转职能、调结构,突出主责主业,以更好地服务中心、服务大局。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推进“三转”步伐进一步加快。市纪委突出监督主责,聚焦中心任务,加快推进“三转”,将原来牵头或参与的议事协调机构调整减少到10个。明确规定,在执纪监督方面,对参与督促检查的纯属政府抓的工作,特别是属部门职责上下联动抓的工作,纪委不再参与,避免出现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问题。对纪委书记和纪检组长的工作分工,争取党委(党组)支持,不再分管超出自身职能之外的业务工作,集中精力种好“责任田”。围绕突出执纪办案,增强一线办案队伍力量,市纪委积极调整内部机构,增加了办案职能处室,增强了办案力量。新建立了“大纪委”办案机制,对重要案件的查办,由市纪委统筹协调各县(市)、区纪委,采取交叉办、异地办、直接办等方式组织查办。市纪委已着手遴选具有金融、财会等专业技能的业务骨干形成办案人才库,统一管理使用。为突出办案效果,市纪委还新制定了《信访资源综合利用》、《案件线索统一管理暂行办法》、《查办案件工作纪律》等制度,建立了信息沟通、线索移送等机制。同时,着手对22个县(市)、区纪委监察局的内部机构进行整合统一,做到上下对应,工作顺畅,运转高效。部分县 (市)、区纪委实行了常委包案责任制、主办人负责制、跟踪督办制等工作机制。今年以来,全市查处案件力度明显加大,1至3月,共立案调查和查结案件数量同比分别增长63.7%和146%。
为达到“打铁还需自身硬”的目标,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作风、纪律、能力建设为主线,狠抓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提升。市纪委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决定利用一个月时间在全系统深入开展一次作风纪律整顿,突出解决理想信念、职业纪律方面存在的问题,要求纪检监察干部带头遵章守纪、求真务实。市纪委明确规定,凡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法,不但要严肃处理,而且要点名道姓公开曝光,不搞内外有别。同时,完善和加强业务培训,规定纪检监察干部除正常参加上级纪委组织的定向培训外,每年至少参加一次以办案技巧、法律、金融、审计、会计、计算机为主要内容的业务培训。在转变作风抓落实方面,市纪委常务会研究提出“八项公开承诺”,特别是认真研究制定了克服形式主义,不召开没有实质内容会议,不举办没有实质内容活动,不制发没有实质内容文件,不搞没有实际作用的检查、评比、表彰考核和培训的具体措施。
编辑: 王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