藁城市杜村面貌改造提升见闻录
本报讯 (记者 侯天仪) 当前,是我市全力推进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程的重要阶段。记者走访藁城市杜村改造提升一线发现,村民建设美丽乡村的热情十分高涨,该村正强力推动“四清”工作,突击绿化与精品绿化也在结合进行。
在杜村村委会办公室,大学生村官吴丽雅正在整理3月初拍摄的资料照片。照片分门别类,有的拍摄了街道旧貌,有的记录了村民家房前屋后的“脏乱差”,这套照片成为杜村的“特殊档案”。
“我们把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前的街道、户情都拍照留存,等改造完成后,每个村民都能清楚地看到自己家变化大不大。”村民代表支玉中表示,拍照的当天,村民们就在村两委的指导下,自觉把房前屋后、自家庭院的杂物清理干净,全村周边范围的垃圾清理工作也随即完成。
拍资料图片、入户找建议、召开村民代表座谈会……杜村在此次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活动中,特别注重调动村民共建美丽乡村的积极性。村党支部书记高素娥介绍,3月10日,驻村工作组与村两委成员挨家入户,通过调查问卷征集村民意愿;3月11日,用村里大喇叭号召全体村民自愿捐款,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捐款倡议得到了村民的迅速响应。财务管理小组组长高秋生给记者展示了捐款明细:3月11日,当天收到捐款37030元;12日收到捐款11860元,之后每天依然能陆续收到村民的捐款。他说,有的老人拄着拐杖来,有的父子一起来,有的村民还接连捐款两次。
“都是为了让咱村里越变越好,咱必须支持!”村民刘永辉到村委会捐了100元钱,他说,如果有需要,自己将来还要出工出力。截至目前,该村村民共募集53990元,涉及村民600余户,全村一半以上的村民都加入了捐资队伍。
在村民与驻村工作组的全力配合下,杜村已“绿化成规模,四清见成效”。石家庄市气象局驻村工作组的石志增表示,目前杜村完成垃圾清理900余立方米,村民文化广场选址已经完成,污水处理站前期工程也在有条不紊进行。
绿化是该村当前面貌改造提升的重点。该村在主干道栽种法桐1000棵左右,还将适时栽种灌木;农户房前屋后种植核桃树600多棵,都是由各家自己挖坑栽种,未来收益也将归农户所有。高素娥表示,下一步会重点开展精品绿化,在进村路口栽种树、花、乔、草,点缀出一个色彩斑斓的美丽乡村。
广大农民群众是实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的主体,也是最直接的受益者。要把这项工作做好,需要充分发动群众,调动起群众的积极性,引导村民积极投资投劳到项目建设中,用实实在在的成果,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到改造提升带来的好处。
编辑: 王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