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燕赵讲坛”已举办500期公益讲座
20万听众接受文化熏陶带动城市文化品位提升
本报讯 (记者 王 更) 昨天上午,我市公益文化讲座“燕赵讲坛”在河北艺术中心音乐厅举行了主会场第500期讲座,中国戏曲梅花奖得主彭蕙蘅结合自己学戏、演戏、教戏的艺术人生,为听众们诠释了“戏曲之美”。“我觉得举办‘燕赵讲坛’500期讲座,和我在20多年里演唱的戏曲有共通之处。戏曲能够点燃人们对艺术之美的热情,而500场公益讲座点亮的是市民的心灵之灯。”彭蕙蘅说。
“燕赵讲坛”自2004年5月29日举办第一期讲座以来,严寒酷暑更替、春夏秋冬轮回,精彩的讲座每个星期六在这里举办,奉献了500场文化盛宴,20万人在这里接受文化熏陶。众多的讲座像一盏盏明灯,照亮了听众的心灵。
点亮心灵之灯
面对多样化的社会生活新特点,“燕赵讲坛”始终坚持正确的引导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照亮人们的心灵。雷锋战友乔安山主讲雷锋生前的故事、首都师范大学教授郭海燕主讲全面提升自我的励志内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张立群研究员讲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央部门有关专家和央视百家讲坛许多主讲人都曾登上讲台,用生动的语言通过感人的故事,讲述理想、信念与人生价值。
石家庄广播电视台综合频道每周播出讲座录像,石家庄日报及时报道讲座消息,主办方每年都辑印出版讲稿荟萃,进一步扩大了影响力,“燕赵讲坛”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利用讲座的形式,借专家之口,倡导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深刻影响和引导了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推开心灵之窗
“燕赵讲坛”用讲座的方式为听众打开了心灵之窗,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更好地满足了省会市民的精神需求,丰富了精神生活、增强了精神力量。多年来数以万计的观众从这里学习知识、开阔视野,在知识的海洋里汲取营养、提高素质,培育文明风尚。
500场讲座内容包罗万象,涵盖教育、科技、国际、天文、地理、历史、财经、法律、社会等各方面的知识,众多名家登上讲台,有卢勤、尚秀云、周运清等一大批教育专家;万承奎、李里特、李恩等为代表的健康类专家;以王渝生、杜汝霖、牛树银等为代表的科普专家;以阎崇年、王立群、鲍鹏山等为代表的史学专家;以刘庆邦、施战军、杨红樱等为代表的文学专家;以六小龄童、白燕升、彭蕙蘅等为代表的艺术家等等,不胜枚举,为听众提供了增长知识的途径,提高了市民的知识水平和文明素质,带动了城市文化品位的提升。
解开心灵之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改革的过程就是利益调整的过程,存在诸多矛盾和利益冲突,容易引发多种心理问题和烦恼。“燕赵讲坛”利用文化讲座,帮助人们梳理健康理性的生活心态。
“燕赵讲坛”的许多讲座,如尚秀云的“让每个孩子都享有美好未来”、陶宏开的“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上网”、王通讯的“青年成才问题之我见”、周运清的“培养阳光心态”、杨亚佳的“法治与公民权利保护”等,既有法律知识、又有心理健康,既有理想信念、又有思想方法,引导和教育人们正确认识现实、正确认识形势、正确认识社会,树立良好心态、塑造健康人格,有助于缓和矛盾、排解压力,提高了观众的心理素质。
500期讲座已经成为历史,下一个500期的序幕已经拉开,在转型升级、跨越赶超,推进省会绿色崛起的进程中,“燕赵讲坛”将在新的起点上续写新的辉煌,继续为我市的文化建设作出新贡献。
编辑: 王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