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编辑发现法国人拍摄《正太铁路》百年珍贵影集


正在修建中的石家庄大石桥(法国人摄于1907年竣工之前)

石家庄正太铁路机车开出库房,前为法国工程技术人员

清代井陉乡绅在天长镇文庙留影(右二为法国人)

清代法国人所摄井陉显圣寺和华塔(今已不存)
新闻回放:
近日,在纪念正太铁路修建110周年之际,本报编辑王律发现了一册1913年的法文《正太铁路》摄影集,其中数十幅清代石家庄城市发祥的百年珍影,让人们领略了法国人镜头中正太铁路沿线的历史风貌。
1904年4月底, 正太铁路在石家庄开工修建,并设石家庄车站。从此石家庄开始从一个蕞尔小村,发展成为如今的省会大都市。法文版《正太铁路》摄影集的发现,为研究中国早期铁路史、工业史和石家庄城市诞生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见证。
据悉,我市博物馆、档案馆、规划馆均未收藏有此类法文《正太铁路》影集,石家庄市政协在几十年来征集的文史资料中亦从未发现,就连收藏铁路文物最权威的中国铁路博物馆也没有馆藏。
新闻预报:
市政协今日召开“正太铁路兴建110周年座谈会”;
市档案局即将公开征集“城市影像档案”;
市地方志办筹划搜集正太铁路沿线资料;
市博物馆将举办“正太铁路百年文献影像收藏展”。
石家庄史上最早老照片
最早石家庄火车站照片
1907年正太铁路通车时所摄石家庄火车站最早照片,法式车站候车室前聚集了身穿马褂、头戴花翎的清朝官员以及西装革履的法国工程技术人员,站台上的法文为“从石家庄到太原府”,可以说是一百年前石家庄最早的西洋景。
最早石家庄大石桥照片
石家庄大石桥1907年建成,此幅照片上的大石桥还未完工(上图),大桥主体还没有合龙,所以应是1907年之前法国人所摄,也就是现在所能见到的城市地标大石桥的最早影像。
最早石家庄车辆厂照片
1905年,法国人建造石家庄正太铁路总机厂(今车辆厂),当年以其设备、技术最为先进而名列全国之冠,这张带有法国工程师的照片,见证了城市工业文明的最初发祥(右上图)。
最早正太铁路机车照片
“大清铁路总公司”的正太机车,展示了110年前铁路在中国初兴时期蒸汽机车的风貌。照片上的几辆机车从库房中刚刚开出,法国技师们还把欧洲名犬第一次带到了石家庄。
最早井陉县城全景照片
清代的井陉县城位于现在的天长镇,建国后县城迁至微水。如今天长镇已是闻名遐迩的旅游景点,而它最早的一幅古城全景图就是法国人拍摄的,相信会为古城复原带来惊喜。
最早天长古镇文物照片
《正太铁路》影集第43页的照片上,站着一排清朝乡绅模样的当地人士,还有一个头戴礼帽的法国人挤进来合影(右下图),背景是一座两层的大殿和前面的三开间牌坊。一百年前县城里有如此规格的建筑,恐怕不是文庙(学宫)就是城隍庙,而县衙的记载中没有牌坊。如今这几处文物都已残缺不全,虽经局部修复,但那座精美的木牌坊早已荡然无存,再也无法重现当年照片上的风采了。
王律/文
影集惊现显圣寺华塔清代珍影
□梁勇
最近,历史文献专家王律购藏的法文《正太铁路》影集,重现了百年前石家庄铁路的最初风貌,并且其中还有一些珍贵的历史文物镜头。
据王律介绍,这几幅均为井陉县的重要古迹,而且最少有三处早已毁坏,更是保存了最早的文物影像史料。它们分别是天长镇古城全景图、 三开间木牌坊、显圣寺华塔、凌霄塔、层霄阁。其中木牌坊、显圣寺华塔、凌霄塔早已荡然无存,古城天长镇也远非昔日原貌,唯有层霄阁依旧岿然矗立。
笔者对其中最重要的显圣寺华塔作了进一步的考证,向大家披露照片背后鲜为人知的历史传奇。
井陉显圣寺是一座显赫名刹,创建于隋朝。从北宋始,这里就是井陉县佛教中心。元朝时,显圣寺的圆悟禅师圆寂后,忽必烈钦敕谥号“圆悟法师”。
民国九年北方大旱,北京佛教筹赈会莲海法师邀请上海等地的慈善机构为井陉实施赈济,收养难童500名,其中就包括后来成为民国时期佛教领袖太虚法师得力助手的法舫法师,还有藏传佛教汉族活佛密悟等高僧。
我参与市委宣传部、井陉县政府和中国纪录片学会合作拍摄的五集纪录片《太行古陉》的撰稿和协调工作,曾拜谒过显圣寺,可惜,多数建筑都已残破,大雄宝殿经过修复,屋顶仍然破陋,与其在佛教史上的地位很不协调。
显圣寺的东南建有一座华塔,与正定城广惠寺华塔一样,是我国当时仅存的这类佛教华塔的经典建筑,造型华美,上半部的雕塑精美绝伦,“临河倒影”名列井陉八景之一。早在1956年就被列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惜,1963年连绵降雨,洪水暴发,千年华塔倒塌,留下了文化史上最遗憾的一大损失。此次之后,正定的华塔才成为“海内孤例”。
王律发现的清代文物影像,是以前从未见到过的。我们要感谢那位法国摄影师拍摄的这张显圣寺和华塔的全景图,它应该是时代最久远、印刷最精美、视角最完整的照片,弥足珍贵。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