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氏县赵同乡发挥纽带作用建设美丽新农村
本报讯 (记者 岳金宏) 今年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开展以来,赵同乡不等不靠主动出击,首先建立工作机制,组织干部每天进村发动群众,帮助村干部做工作,并与有关部门联系,充分发挥纽带作用,全面推动了面貌提升工作的开展。
“上次修道时我没拆,后来看到你们真心为大伙儿办好事,真把路修到了每家每户门口,这回我支持。”毛遗村刘换子老人当着乡干部的面表态说。刘换子老人今年72岁,老伴与儿子都已经过世,为了自给,她临街开了个商店,并在商店前建了一间小房。村里进行街道拓宽硬化时,曾找老人协商拆掉临建小房,可老人怎么也想不通。通过乡干部的多次劝说,老人的工作终于做通了。
“只有先把工作做好,乡亲们才支持,才能把村子真正建设成美丽乡村。随着改造提升工作的推进,赵同乡各个村庄的路好走了,环境美了,村民们的心情也随之好了。村民们切实感受到了这种变化,所以对村里的拆迁等各项工作由开始的抵制变为现在的支持。”刘会林说。
“过去俺们村都是泥道,下雨的时候不能出门。现在好了,要修路了,大伙儿可高兴了。”该乡方里村的贾二银说,今年的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开展后,她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北白娄村的史占良今年已经60岁了,他说现在是自己生活环境最好的时候。简陋破旧的茅房改成了整洁卫生的厕所,外面是方便的抽水水箱,按他的说法,厕所改成这样像住进了楼房一样。
此外,史占良家里的厨房也经过了翻新,居住环境改善让他的心情也更好了。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开展以来,和他一样心情变好的还有赵同乡的其他村民。村里更美了,村外也更绿了,投资6千多万元的环村绿化林带建设,是乡里改造提升的大工程。
厕所改造、村容亮化、绿化工程、道路硬化……赵同乡的各个村庄正在变净变美。乡党委实行“早七点,晚八点”的工作制度,乡、村、工作组每天碰头研究、总结工作,3个多月以来,改造提升工作效率变得更高。
手记
如何让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更有效率、更为长久?元氏县赵同乡建机制、树新风、强工作,发挥纽带作用推动了各项工作开展。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