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池里菜树套种田园美

石家庄新闻网 时间: 2014-06-23 09:54:20 来源: 石家庄新闻网

东柴里村面貌改造提升实现生态“微循环”

本报讯 (记者 郑亚丛 通讯员 张彦林) “臭气冲天的垃圾池变成了花池,花池里‘菜、树套种’,厕所沼液用来浇菜……”说起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带来的变化,新乐市化皮镇东柴里村村民李彦臣滔滔不绝。垃圾池变成了花池,垃圾如何处理呢?菜和树又如何套种呢?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进这个村庄。

村内道路已进行硬化,路两侧建了一个个宽2.5米的花池,花池内侧种植着绿意葱葱的核桃、柿子等果树,外侧则是丝瓜、豆角等蔬菜,充满乡土气息,一派田园风光。该村党支部书记李瑞军告诉记者,农村都有在自家门口种点菜的习惯,为尊重大伙儿的意见,村里实行了这种“菜+树”的套种模式,为美观统一,村里还进行了规划,每条大街在征求村民意见后,种植同一种蔬菜。“村民在浇菜时,就浇了树木,这样就减少了花木的管理费。”

说起垃圾池变身花池,李瑞军说,前些年,为方便村民倾倒垃圾,村里建起了48个垃圾池,每月组织人员集中清理两次。但天气炎热时,垃圾池内恶臭难闻,周围居住村民都有意见。今年,村里硬化街道后,大伙儿就一直考虑怎么处置这些垃圾池。经过研究,决定将垃圾池改造成花池。

垃圾池变花池是好事,但今后村民的生活垃圾怎么办?面对记者这一疑问,李瑞军笑说,村里为每户村民都配备了一个垃圾桶,村民将垃圾装进垃圾桶,每天由专人定时到每户去收集,这样由一人开一辆垃圾清运车就解决了全村的垃圾清运问题。

而用沼液浇菜是村民在改厕后想到的。在改厕改厨活动中,东柴里村首先推选了五名示范户进行免费改造,通过示范户的带动,全村300多户完成了改造。“改厕后使用沼气做饭,俺们三口之家每年能省1000余元,沼液还可以浇菜,用有机肥更放心!”谈起改厕带来的好处,村民张会敏高兴地说。

现在,村民们越来越能感受到面貌提升带来的实惠,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大伙都充满了期待。

采访手记

在乡村变美的过程中,东柴里村不但解决了垃圾恶臭的问题,同时尊重村民的生活习惯,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美景。此外,将沼气、沼液等有效利用起来,实现了生态“微循环”。

 

 

编辑: 王仲平

相关文章
已有0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石家庄日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法律顾问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