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家”文化系列报道(1)
韩家五代人:吃苦为乐 吃亏是福
他们笃信,良好的家风可以使人受益终生

■韩宝河与女儿韩静(左)、外孙女林艾典(右)合影。

■韩宝河(后排右一)当兵时期与战友的合影。 图片由本人提供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数千名天津青年带着先进技术和浑身干劲,扎根石家庄,建起一座座大工厂,奉献了他们的青春。如今这些人已步入老年,但他们的奉献精神,已被这座省会城市牢牢铭记。76岁的韩宝河就是其中一位,他已经与这个城市血脉相连,女儿、外孙女已是地地道道的石家庄人。昨日,在西山一号别墅,大家围坐在韩宝河身边,听他用天津口音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
□文/图 本报记者 孟醒石 通讯员 戴佳瑶 冯宏伟
祖父韩士成:
犯法不做 犯物不吃
“清末民初,我爷爷韩士成就在中国北方最大的货站——天津卫老龙头火车站六号门‘脚行’当搬运工,支撑一家人的生活。日军侵华时期,脚行头子加入帮会,与军警宪特相勾结,对工人残酷剥削,任意打骂。六号门的搬运工在地下党的领导下,同脚行把头展开了英勇斗争。”韩宝河说,郭振清主演的黑白老电影《六号门》就是反映了那段历史。
“我爷爷不管生活多困苦,总保持乐观的态度,告诉我们‘吃苦为乐,吃亏是福’,警察就没来过咱们韩家,韩家人‘犯法不做,犯物(有毒性的东西)不吃’。”
前者是人生态度,后者是做人底线。这些话像一粒粒种子,在韩宝河幼小的心灵里扎下了根。
父亲韩金铎:
公家的东西再好也不能拿
韩宝河的父亲韩金铎,曾在天津一家英国食品厂当工人,后该厂被日本人接管,生产军需物资。由于韩金铎为人诚实热情,肯吃亏,很多人与他拜把兄弟。其中老六郭先逵、老九毕成铭都是地下党,带领工人同日本鬼子做斗争。解放后,一个成为天津汽车厂厂长,一个来到石家庄,成为棉四党委书记。
“我父亲有文化,对我们兄妹8人采取的是开放式的教育,我们的婚姻问题,他从来没有干预过,还告诉我们,‘步入社会,自己闯去’,‘对人要实在,不交吃喝嫖赌的朋友’,‘做人正直了,遇到什么危机也不会心慌’,‘公家的东西再好也不要拿,公家的钱放在眼前也不要动’。我父亲后来成为天津食品一厂基建科科长,到他73岁病逝,没有占过公家一处房子。”
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韩宝河兄弟姐妹8人及其后代,从来没做过犯法的事。
韩宝河:
长辈的话影响我一生
“步入社会,自己闯去!”父亲的话,影响了韩宝河的人生。韩宝河18岁就出来闯荡,在天津飞鸽自行车厂当技工,由于技术高超,被抽调到山西908兵工厂支援“三线”。1958年12月,在工厂参军,成为21集团军某部炮兵侦察连战士。并且在1959年8月跟随部队驻扎到了西藏。
1961年,韩宝河回到了大同原部队。从高原上下来,韩宝河血压总是不正常,一段时间内高压90、低压45,都是高原反应留下的后遗症。
韩宝河在部队当兵的那些年,不能和父亲韩金铎朝夕相处,但父亲对他的教育一直未断,父子俩时常鸿雁传书交流思想。“在部队要听组织的话,好好表现好好干。”父亲的叮嘱,韩宝河长记心间。至今,韩宝河还珍藏着一封给父亲的信,见证了峥嵘岁月中的父子深情。
1964年4月,韩宝河复员回到了天津,在当时的河北印染机械厂刀具组担任组长,并与同厂的女工结婚,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
1969年,全国深挖洞广积粮。天津一些大型工厂也要搬迁到山区发展。河北印染机械厂搬迁的地点是石家庄井陉县库隆峰,一个非常艰苦的地方。谁愿意从大城市来到这小山沟?很多工人及家属闹情绪,不愿意搬迁。韩宝河回到家中和家人商量,在父亲的鼓励下,他听党的话,好男儿志在四方,义无反顾带着妻子和刚出生8个月的女儿到了井陉县,成为筹委会成员。他和工友们在贫瘠的地方建起了大工厂,生产规模比天津原厂扩大了近一倍,成为纺织工业部大型毛印染设备的定点厂家。
韩宝河在厂子里表现突出,技术过硬,带出了47个徒弟,个个是骨干力量。厂领导决定重点培养韩宝河,让他当干部,但韩宝河总觉得自己文化水平低,就把机会让给了高中毕业的徒弟。别人都说他傻,他却笑着说:“吃苦为乐,吃亏是福。”
在韩宝河一生中,不止一次把机会让给了别人,他从来没有在意过。他最美好的回忆,是缺吃少穿的年代,和妻子在厂区宿舍周围开荒种菜,那片郁郁葱葱的瓜果蔬菜,至今还在他心里生机勃勃。那种人生的豁达,是以苦为乐的人,才有的收获。
女儿韩静:
事业的成功得益于纯正家风
当年在襁褓中跟随父母来到大山里的女儿韩静,现也已到了不惑之年,拥有了自己幸福的家庭和读大学的女儿。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随着全国经商“下海”热潮,她不顾同事和单位领导的劝说反对,放弃了当时的铁饭碗,和丈夫在青年街服装批发市场做起了批发生意。当时她身上揣着的是全家2000元积蓄和父亲的嘱托:“尊重孩子的选择,自己的路,自己去闯。”开始本钱少,夫妻俩就找南方人加工服装,用小拉车进货,起早贪黑走南闯北也不觉得累,有时一天只吃一顿饭。伴随着艰辛和努力,事业逐步发展,买下了自己的产权商铺,去广东、浙江签订厂家品牌服装河北独家代理权,现在省内各县市多家商场设有专柜。
一路走来,韩静认为,小时候艰苦日子的磨练,造就了同父亲一样爽快干练、不畏艰难的性格。做生意就是做人,不贪求大富大贵,这么多年能够稳步发展,父母的言传身教和纯朴家风是自己最大的成长财富。韩静骨子中流淌着不屈不挠的血液,长辈“吃苦为乐,吃亏是福,友善待人”的处世智慧用在经营上,使她赢得了方方面面的信任,打开了一片天地。“不做犯法的事,不交吃喝嫖赌的朋友”让她的事业降低风险,发展顺利。事业顺利的韩静热心公益,资助了不少白血病人和贫困学生。
外孙女林艾典:
有时还劝妈妈不要乱花钱
韩宝河的外孙女林艾典,今年21岁,在河北科技大学读书,是共产党员,曾获“十佳大学生”、“省三好学生”等荣誉。前几天,林艾典参加石家庄市大学生模拟招聘大赛,获得了二等奖,奖品是台平板电脑。她回来后就把奖品送给了姥爷。“我生意比较忙,女儿从小跟着姥爷长大。在姥爷的教育下,她性格质朴,没有虚荣心,还勤俭节约,有时候她还劝我不要乱花钱。”韩静说,“一个良好的家风和长辈的言传身教,是孩子成长最大的正能量。姥爷对孩子的希望就是严己宽人,做回报社会的人。”
编辑: 王仲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