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河北”衣物捐赠站昨雪后送暖
■赞皇平山百余户村民收棉衣600余件

■图一:为老人穿上棉衣。

■图二:棉衣都经过了清洗、消毒、晾晒和烘干。本报记者 李志华 摄
□本报记者 南开宇
面对突来的寒潮,省城周边山区贫困户还好吗?23日清晨,“公益河北”衣物捐赠站的爱心志愿者们冒着严寒,为赞皇、平山的山区贫困老乡送去了棉衣棉裤、羽绒马甲等御寒保暖物资。
送棉衣到赞皇 车辆一路打滑
几天前,得知寒潮即将要来袭,“公益河北”衣物捐赠站的谢站长就紧张起来:“这么冷的天,山里有些贫困户家里的情况可不好,快过年了,要是把人冻坏了可咋办?”随后,他便招集志愿者从送来的衣物中精心挑选了一批棉衣,又将衣物清洗、消毒、晾晒、烘干直到打包装车。谢站长介绍,根据这次寒流情况,他们挑选的衣物主要是比较厚的棉衣棉裤,大多是给老人准备的。
昨日8时,送棉衣的爱心车启程了,两辆车,6个人,第一目标:赞皇县四道岩村。大雪过后,通往赞皇的路上积雪尚未融化,车辆不时打滑。因为既坐人又装衣物,开车的爱心志愿者可谓小心再小心,可即便如此,其中一辆车还是一路发生了三次轻微碰撞,好在有惊无险。10时许,爱心志愿者们到达四道岩村。山里的乡亲们得知爱心志愿者来送棉衣,纷纷过来挑选适合自己的棉衣。一位老人感动地拉着谢站长的手说:“路这么难走,又这么冷,你们还来给我们送厚衣服,真是太感谢了……”
据该村村支书杨许荣介绍,这次该村选出来前来接受棉衣捐赠的村民,不是五保户就是低保户。村民杜建东家里有四个孩子,妻子有精神障碍。其中一个孩子由于家庭贫困至今未上学。这一天见面,谢站长还特意谈了谈下一步帮助孩子上学的事。80岁的五保户杜付胜来了,73岁的低保户李四妮也来了,在爱心志愿者的帮助下,老人们穿上了新衣,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直说:“这衣服真暖和!”
从四道岩村出来,爱心志愿者们又来到赞皇县的巡检司村。同样,该村接受棉衣捐赠的都是“公益河北”衣物捐赠站此前活动时发现并记录下来的特困户杨吉祥、李金荣等贫困村民。由于道路难行,还要赶往平山,给巡检司村的贫困老人送上冬衣后,爱心志愿者在大家不住的挥手中离开了。
往返500公里 送出棉衣610件
“今天是趟苦活儿,一天要跑两个县,而且雪后路不好走。”谢站长说。下一站,他们的目标是平山县北冶乡狮子坪村。因为平山和赞皇是相反的方向,他们一路又开了近3个小时才来到狮子坪村。为了赶时间,中午几位爱心志愿者没有休息,午饭也是提前买好在车里简单吃了一口,连热水都没有,吃饭噎着了就喝口冰凉的矿泉水。
14时许,大家将冬衣交到狮子坪村贫困村民手中,接到棉衣,有的老人当即流下了热泪。随后,他们赶至最后一站黄安村,时间已接近17时。因为太晚了,爱心志愿者便将准备好的冬衣转交到村支书邢记锁家,由他负责随后给贫困村民发放。
据悉,昨天“公益河北”衣物捐赠站共送出厚冬衣610件,百余户贫困村民领到了棉衣。从石家庄到赞皇,再到平山,为了给山里的村民送去棉衣,这个送暖六人组冒着严寒一天往返500多公里,精神令人敬佩。回程时,谢站长边开车边说了一句话:“看到老人们穿上暖和冬衣时的笑脸,我觉得这一天再苦再累都值了。”
编辑: 孙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