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区以多彩活动引导教育
本报讯 (记者 王 更) “感谢天地的阳光雨露……”在新华区机场路小学的食堂里,每到中午吃饭前,同学们都要齐声朗诵《感恩词》,感念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近年来,新华区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和谐育人”的指导思想,以养成教育为重点,以课堂渗透为主渠道,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扎实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引导和教育学生讲文明、树新风,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一朵朵靓丽的花儿沐浴着文明之光健康成长。
除了朗诵《感恩词》,机场路小学还在全校启动了“学会吃饭——米宝宝惜福”活动,提出了“学会吃饭”“学会睡觉”的具体要求,组织全校师生开展主题阅读、主题实践、行为践行活动,与父母一起填写《学生用餐及就寝习惯评价表》等,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孩子们逐渐养成了排队领取餐盘、打饭、就餐时端身正坐、止语、节约,睡觉时安静入眠的好习惯。该校五年级学生潘月茹说:“我之前吃饭总剩饭,经常浪费。老师带领我们读了一首诗《悯农》,让我们体会每一口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苦的汗水换来的,要珍惜粮食。后来我吃饭的时候就自己注意,能做到不浪费、不说话,保证营养的吸收。”
见微而知著,步小却日新。除了“学会吃饭”活动,机场路小学全面开展了“传中华美德,做文雅少年”“每月一事”主题系列活动:从吃饭开始,学会节俭;从学雷锋开始,学会做人;从走路开始,学会规则;从微笑开始,学会交往;从打球开始,学会健身;从唱歌开始,让学生热爱艺术等等。通过不同年级的重复练习,螺旋式上升,经过六年的巩固,就可以逐步养成对孩子一生有用的良好习惯。机场路小学负责人表示,通过这些活动,学校把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都融入到了日常生活当中去。让孩子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当中,品德得到提升,从小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传中华美德做文雅少年。
在新华区第十八中学,学校为学生们树立了做“八种人”的成长目标,即培养学生做有责任心、懂得感恩、有信心、有追求、勤学、利他、善于合作和快乐的人。为了让孩子们有现实的学习模范,该校先后邀请全国和省市英模乔安山、赵渭忠、李新宝、冯志宏等来到学校,与学生近距离谈人生、谈理想、讲奉献。十八中副校长李淑清介绍说:“在英模身上所展现的这种精神品质,给学生一种精神的引领。同时在八个英模的带领下成立了八支志愿者队伍,开展各种活动,给他们提供一种行为上的典范。通过这种具体的、形象的示范来影响带动学生,像他们一样去努力去做。”
为了让学生们学习身边榜样,十八中开展由学生自发推荐和投票的“每周一星”评选,在学生和教师中选身边的“八种人”榜样,树正面典型,弘扬身边正能量,开启校园争做八种人的新风尚。目前,受表彰的师生“八种人”代表有1000多人。18中高一年级的吕科伟凭借自己的勤奋努力,储备了丰富的知识,练就了良好的口才,在省市演讲大赛中屡屡夺魁,被推选为该校 “每周一星”的勤奋之星。他说:“在学校的学习和课余生活当中,逐渐感觉到这八种人确实在影响着自己。就在前不久我终于当上了每周一星,自己非常高兴,而且在为这个目标努力奋斗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我觉得我在这里不仅是学习和年龄上的成长,更有一种心理上的成长。”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