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日去赵州桥探秘

石家庄新闻网 时间: 2017-06-12 09:38:32 来源:

近距离感受古文化的魅力

文化遗产日去赵州桥探秘

本报讯 (记者 刘迪) 6月10日,正逢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由石家庄市文物局主办,赵县文广新局承办的公益宣传活动“探秘赵州桥”在赵县举行,省会各界人士150余人共同度过了一次精彩而充实的探秘之旅。

“赵州桥是谁修的啊?”当天上午,导游带领着大家走上石桥时问道,此时,有个小男孩不假思索地喊道:“鲁班啊!”周围立刻响起一片笑声,只见他摸着脑袋纠正说:“不对不对,我们课本里说是李春建造!”赵州桥又称安济桥,位于石家庄东南四十多公里的赵县城南,它横跨洨水南北两岸,建于隋代,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俗称“大石桥”,是当今现存年代最久、跨径最大、建造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单孔敞肩石拱桥。

大家一边参观,一边聆听导游讲解着赵州桥的许多奥秘——“赵州桥不只是一座用于通行的建筑,也是个艺术品”,“有古建专家深入解读过赵州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占突出地位的原因,据说这和我国的数学大有关系,从南北朝一直到唐代,我国的数学世界上领先,因为精妙的计算才能够建造出这样的拱弧建筑来”,“那时河北的石作技术在全国甚至在当时的世界都是领先的……” 大家听得入神,止不住地赞叹:“原来赵州桥比我们知道的更加了不起,这一趟真是不虚此行,‘国宝’就在身边以前都不知道,以后要多带家人来,了解咱自己的历史,保护咱们的文物!”

活动中,正在景区进行的“赵县文保所馆藏石栏板及构件抢救保护修复工程”破例为参与“探秘赵州桥”的市民敞开大门,这也是进行了3年多修复后该工程首次向大众开放。记者找到该项目负责人、河北省文保中心的梁书台时,他正在“二龙戏珠栏板”前为大家解说修复经过。他告诉大家,此次修复保护的石质文物有隋代的二龙交颈、二龙戏珠等,宋代人物故事、麒麟等,金代的布施栏板等近30件套。据介绍,本次修复工程从方案设计到开始修复迄今已近4年:“预计今年7月结束,他告诉记者:“这次主要针对栏板的表面覆盖物清洗、脱盐、加固、粘接、空臌回贴、封护等施工程序进行保护修复。”

编辑: 孙丽君

相关文章
查看评论
会员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石家庄日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合作加盟 | 网站声明 | 法律顾问 | 网站地图